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概述 | 第15-20页 |
(一) 学生管理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二) 高校大学生管理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三)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 第16-18页 |
(四)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和目标 | 第18-20页 |
二、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8页 |
(一)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内容 | 第20-26页 |
(二)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 第26-28页 |
三、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一)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28-30页 |
1. 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28-29页 |
2. 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29-30页 |
3. 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 第30页 |
(二)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30-32页 |
1.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 第30页 |
2.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 第30-31页 |
3. 学分制管理的实施引起的新变革 | 第31页 |
4. 网络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冲击 | 第31页 |
5. 学生管理队伍的匮乏带来的压力 | 第31-32页 |
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发的新问题 | 第32页 |
(三)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5页 |
1. 社会原因:转型的特殊时代 | 第32-33页 |
2. 学校原因:体制结构的失调 | 第33页 |
3. 教育原因:人文关怀的缺失 | 第33页 |
4. 个人原因:学生的自我迷失 | 第33-35页 |
四、 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和途径 | 第35-42页 |
(一) 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1.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35页 |
2. 确立民主的现代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二) 改革和完善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 第36-38页 |
1. 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依据进行机构设置 | 第36-37页 |
2.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专业建设 | 第37-38页 |
3. 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 | 第38页 |
(三)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 第38-40页 |
1.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安全平台 | 第38-39页 |
2.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平台 | 第39-40页 |
(四) 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 第40-42页 |
1. 以学生宿舍管理为基点 | 第40页 |
2. 以社团文化建设为渠道 | 第40-41页 |
3. 以网络信息化为手段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