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3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第12-13页
        1.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1.2.1 高等工程教育第13页
        1.2.2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第13-14页
        1.2.3 教育评价体系第14页
    1.3 理论基础第14-16页
        1.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4-15页
        1.3.2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第15页
        1.3.3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第15-16页
    1.4 研究综述第16-17页
第2章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第17-26页
    2.1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第17-20页
        2.1.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第17页
        2.1.2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第17-18页
        2.1.3 英国学术评价体系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第18-19页
        2.1.4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第19页
        2.1.5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第19页
        2.1.6 荷兰高等教育评价机制第19-20页
    2.2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第20-23页
        2.2.1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第20-21页
        2.2.2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第21-22页
        2.2.3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第22页
        2.2.4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2.3 借鉴与启示第23-25页
        2.3.1 树立服务型教育评价理念第24页
        2.3.2 以学生为评价对象第24页
        2.3.3 以社会为评价主体第24-25页
        2.3.4 选择合理指标进行评价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第26-33页
    3.1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26-27页
        3.1.1 系统性原则第26页
        3.1.2 科学性原则第26页
        3.1.3 方向性原则第26-27页
        3.1.4 特殊性原则第27页
        3.1.5 可操作性原则第27页
    3.2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的要素分析第27-30页
        3.2.1 工程科技人才知识结构要素第27-28页
        3.2.2 工程科技人才能力结构要素第28-29页
        3.2.3 工程科技人才思想品德要素第29-30页
    3.3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第33-57页
    4.1 层次分析法第33-36页
        4.1.1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33页
        4.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与步骤第33-36页
    4.2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模块化第36-55页
        4.2.1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36-37页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37-54页
        4.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54-55页
    4.3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第55-56页
        4.3.1 单层次评价模型第55-56页
        4.3.2 总层次评价模型第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模型的应用举例第57-62页
    5.1 个体质量评价第57-59页
        5.1.1 单层次因素评价第58-59页
        5.1.2 总层次因素评价第59页
    5.2 总体质量评价第59-60页
    5.3 抽样质量评价第60-61页
    5.4 质量评价分析第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支付安全感体验的交互设计研究
下一篇: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