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河流域方言语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运河流域人文地理概况 | 第11-13页 |
一、京杭运河山东段的形成 | 第11页 |
二、运河流域地区的历史与沿革 | 第11-13页 |
三、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人文背景 | 第13页 |
第二节 方言语音特点 | 第13-22页 |
一、运河流域方言点的划定 | 第13-15页 |
二、运河流域主要方言点的音系介绍 | 第15-19页 |
三、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9-21页 |
四、主要调查合作人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构词法 | 第22-51页 |
第一节 名词词缀 | 第22-35页 |
一、名词前缀 | 第22-32页 |
二、名词后缀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动词词缀 | 第35-43页 |
一、悠 | 第35-39页 |
二、哒 | 第39-43页 |
第三节 形容词词缀 | 第43-51页 |
—、巴 | 第43-47页 |
二、乎 | 第47-51页 |
第三章 虚词 | 第51-67页 |
第一节 程度副词 | 第51-58页 |
一、精 | 第52-54页 |
二、挺 | 第54-56页 |
三、稀 | 第56-58页 |
第二节 与“从”相关的介词 | 第58-63页 |
一、从 | 第58-60页 |
二、该,逮 | 第60-61页 |
三、打,起 | 第61页 |
四、漫,般 | 第61-63页 |
第三节 助词“呵” | 第63-67页 |
一、“呵”的来源 | 第63页 |
二、“呵”的句法位置 | 第63-64页 |
三、“呵”的语法功能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句式 | 第67-82页 |
第一节 比较句 | 第67-73页 |
一、差比句 | 第67-72页 |
二、平比句 | 第72-73页 |
三、与山东其他方言的异同 | 第73页 |
第二节 处置句 | 第73-78页 |
一、无标记处置句 | 第74页 |
二、有标记处置句 | 第74-78页 |
第三节 被动句 | 第78-82页 |
一、“叫”字句 | 第78-80页 |
二、“让”字句 | 第80页 |
三、“给”字句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