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3.1 侧重高校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17页 |
1.3.2 侧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责任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3 基于国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验研究 | 第18页 |
1.3.4 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就业难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5 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入手的研究 | 第19页 |
1.3.6 大学生就业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4.1 政府行为 | 第21页 |
1.4.2 大学生就业问题 | 第21-22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1.5.2 高等教育相关原理 | 第23-24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6.1 因果分析法 | 第25页 |
1.6.2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1.6.3 比较分析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 第26-37页 |
2.1 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 第26-28页 |
2.1.1 观念性就业难 | 第26-27页 |
2.1.2 结构性就业难 | 第27页 |
2.1.3 素质性就业难 | 第27-28页 |
2.2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2.2.1 作为不力 | 第28-30页 |
2.2.2 有心无力 | 第30-31页 |
2.3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府责任 | 第31-37页 |
2.3.1 为什么不是学校 | 第32-33页 |
2.3.2 为什么不是大学生 | 第33-34页 |
2.3.3 政府行为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必要性解读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行为选择 | 第37-48页 |
3.1 投入者 | 第37-40页 |
3.1.1 政府和高校关系的重构 | 第37-38页 |
3.1.2 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 | 第38-39页 |
3.1.3 提升就业能力与政府干预的限度 | 第39-40页 |
3.1.4 社会就业需求的持续增加 | 第40页 |
3.2 掌舵者 | 第40-43页 |
3.2.1 精英化教育观念的改变 | 第40-41页 |
3.2.2 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 第41-42页 |
3.2.3 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42-43页 |
3.3 协调者 | 第43-45页 |
3.3.1 市场方面 | 第43-44页 |
3.3.2 社会方面 | 第44页 |
3.3.3 教育方面 | 第44-45页 |
3.4 规则制定者 | 第45-48页 |
3.4.1 管理规范化 | 第45-46页 |
3.4.2 保障公平就业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