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菊芋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菊芋生物学特征 | 第13页 |
1.1.2 菊芋生态功能 | 第13-15页 |
1.1.3 菊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1.4 菊芋开发潜力 | 第16页 |
1.2 植物耐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植物生长发育 | 第17页 |
1.2.2 植物光合作用 | 第17-18页 |
1.2.3 植物渗透调节作用 | 第18页 |
1.2.4 植物抗氧化系统 | 第18页 |
1.3 植物蛋白质组学介绍 | 第18-21页 |
1.3.1 植物蛋白质组学 | 第18-19页 |
1.3.2 植物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 | 第19-20页 |
1.3.3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4 菊芋蛋白质组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5 立题依据(含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不同菊芋品种苗期生理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 第23-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1.3 采样时间与方法 | 第24页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2.2.1 盐胁迫对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2.2.2 盐胁迫对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3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4 盐胁迫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5 盐胁迫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6 盐胁迫对无机离子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7 盐胁迫对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 讨论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不同菊芋品种块茎形成期生理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 第43-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3.1.3 采样时间与方法 | 第44页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4-45页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3.2.1 盐胁迫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2 盐胁迫对光和系统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3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47-50页 |
3.2.4 盐胁迫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5 盐胁迫对无机离子的影响 | 第52页 |
3.2.6 盐胁迫对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块茎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52-56页 |
3.3 讨论 | 第56-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不同菊芋品种盐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 第59-8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59页 |
4.1.3 采样时间与方法 | 第59页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9-6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5页 |
4.2.1 盐胁迫下两菊芋品种可溶性蛋白比较(双向电泳) | 第64-69页 |
4.2.2 盐胁迫下两菊芋品种可溶性蛋白比较(质谱鉴定) | 第69-73页 |
4.2.3 盐胁迫下两菊芋品种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及定位 | 第73-75页 |
4.3 讨论 | 第75-80页 |
4.3.1 碳代谢及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 第75-76页 |
4.3.2 胁迫防御相关蛋白 | 第76-78页 |
4.3.3 蛋白质合成、折叠及代谢相关蛋白 | 第78页 |
4.3.4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 | 第78-79页 |
4.3.5 物质代谢及细胞结构相关蛋白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全文结论 | 第81-83页 |
创新点 | 第83-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第97-99页 |
附录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