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面向山地空间的参数化辅助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高度的联动性可有效提升设计师施展空间第9页
        1.2.2 参数化设计开启了设计师的新视野第9页
        1.2.3 参数化设计策略能满足山地类型景观复杂设计流程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非线性景观概念第11页
        1.3.2 景观都市主义第11-12页
        1.3.3 被动式设计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8页
        1.5.1 参数化辅助景观设计的实现方法第15-16页
        1.5.2 参数化设计的步骤第16-17页
        1.5.3 参数化设计采用的主流平台第17-18页
2 实现参数化设计决策的逻辑架构第18-22页
    2.1 参数化设计策略概念第18页
    2.2 参数化设计策略的逻辑结构及特点第18-20页
        2.2.1 设计被动性与数据联动性第19页
        2.2.2 设计结果检验的可回溯性与节点策略信息的反馈性第19页
        2.2.3 条件筛选的智能性与设计策略的优化性第19-20页
        2.2.4 与设计师主观的互动性与扩充策略模组的自由性第20页
    2.3 构建景观参数化设计的原则第20-22页
3 基于山地类型的参数化设计信息模型实现第22-38页
    3.1 设计场地信息模型构建第22-26页
        3.1.1 栅格化信息模型构建在参数化平台与统一的坐标系统第22-23页
        3.1.2 地理坐标系统与投影坐标系统第23-24页
        3.1.3 构建参数化设计平台的栅格化信息模型第24页
        3.1.4 构建栅格化信息模型的邻接矩阵结构第24-26页
    3.2 山地参数化设计信息模型的综合成本分析评价报告第26-30页
        3.2.1 山地景观设计决策的主要成本影响因子第26-27页
        3.2.2 设计决策的综合成本分析评价报告第27-28页
        3.2.3 确定山地景观设计决策中的逻辑目标第28页
        3.2.4 链接涉及逻辑目标决策的成本影响因子第28-30页
    3.3 场地信息模型的基础成本影响因子衍生策略模组第30-38页
        3.3.1 坡度坡向成本影响因子分析数据第30-32页
        3.3.2 地形起伏度影响因子分析第32-33页
        3.3.3 水文影响因子分析数据第33-35页
        3.3.4 基于其它数据平台获得的影响因子分析数据第35-38页
4 构建山地景观参数化设计策略模组第38-86页
    4.1 多影响因子叠加的权重评价策略模组构建第38-44页
        4.1.1 基于遗传算法权重评价方法的适宜场地筛选第38-40页
        4.1.2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适宜尺度下最佳成本区域筛选第40-42页
        4.1.3 以非线性形式语言针对集散硬化场地的设计逻辑示例第42-44页
    4.2 基于山地类型景观道路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模组构建第44-60页
        4.2.1 基于空间景观节点等级的最优道路布局循环结构第44-46页
        4.2.2 山地空间景观道路选线的核心原则第46-47页
        4.2.3 山地景观道路选线的两种参数化逻辑方法第47-55页
        4.2.4 山地景观道路选线的方法比较第55-60页
    4.3 山地景观道路信息模型衍生逻辑示例第60-66页
    4.4 基于山地类型景观种植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模组构建第66-78页
        4.4.1 基于L-systems算法的植物信息模型衍生逻辑示例第66-71页
        4.4.2 山地景观的参数化种植策略模组构建第71-78页
    4.5 构建山地类型景观的形式设计策略模组第78-86页
        4.5.1 构建基于山地景观设计的形式策略模组基本原则第78页
        4.5.2 针对山地景观集散空间的形式策略模组构建第78-79页
        4.5.3 基于Voronoi算法的“台地型”场地衍生设计示例第79-81页
        4.5.4 基于Catmull-Clark Subdivision算法的坡地型场地形式策略模组第81-83页
        4.5.5 构建基于形式逻辑衍生的景观元素第83-84页
        4.5.6 针对统一几何逻辑下的建筑形式衍生设计示例第84-85页
        4.5.7 针对统一几何逻辑下的其它构筑物形式衍生设计示例第85-86页
5 结语第86-88页
    5.1 论文主要观点与创新第86页
    5.2 研究启示与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个人简介第90-91页
导师简介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默PD-1基因表达的shRNA CAR-T慢病毒载体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散有效成分改善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