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8型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性能分析与改进措施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2章 通风系统构成及分析 | 第12-31页 |
2.1 机车通风方式 | 第12-13页 |
2.2 牵引通风系统 | 第13-17页 |
2.2.1 牵引通风系统构成 | 第13页 |
2.2.2 牵引通风机组 | 第13-17页 |
2.3 硅机组通风系统 | 第17-20页 |
2.3.1 硅机组通风系统构成 | 第17页 |
2.3.2 硅整流装置通风机组 | 第17-20页 |
2.4 制动通风系统 | 第20-23页 |
2.4.1 制动通风系统构成 | 第20页 |
2.4.2 制动电阻通风机组 | 第20-23页 |
2.5 主变压器通风系统 | 第23-27页 |
2.5.1 主变压器通风系统构成 | 第23页 |
2.5.2 主变压器通风机组 | 第23-27页 |
2.6 总结 | 第27-28页 |
2.7 主要辅助设备 | 第28-30页 |
2.7.1 风道继电器 | 第28-29页 |
2.7.2 过滤除尘装置 | 第29-3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通风机系统性能分析 | 第31-45页 |
3.1 通风机的分类和比较 | 第31-32页 |
3.1.1 通风机的分类 | 第31页 |
3.1.2 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的比较 | 第31-32页 |
3.2 通风机的管网特性 | 第32-35页 |
3.3 通风系统相关计算 | 第35-44页 |
3.3.1 通风系统数值模拟 | 第35-39页 |
3.3.2 系统管网阻力分析 | 第39-42页 |
3.3.3 通风机的选型设计 | 第42-43页 |
3.3.4 试验调试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通风机的电源系统与控制 | 第45-56页 |
4.1 辅助电路 | 第45-52页 |
4.1.1 劈相机概述 | 第46页 |
4.1.2 单相~三相供电系统 | 第46-48页 |
4.1.3 三相负载电路 | 第48-50页 |
4.1.4 单相负载电路 | 第50-51页 |
4.1.5 保护电路 | 第51-52页 |
4.2 控制电路 | 第52-55页 |
4.2.1 整备(预备)控制电路 | 第52-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通风冷却系统故障分析与改进措施 | 第56-63页 |
5.1 辅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缺陷的分析与改进 | 第56-58页 |
5.1.1 原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56页 |
5.1.2 原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5.1.3 改进方案 | 第57-58页 |
5.2 变流器风道故障及改进措施 | 第58-60页 |
5.2.1 故障现象及分析 | 第58-59页 |
5.2.2 试验与处理 | 第59页 |
5.2.3 改进措施 | 第59-60页 |
5.3 防止晶闸管散热片烧损的电路改进 | 第60-62页 |
5.3.1 故障现象 | 第60页 |
5.3.2 原因分析 | 第60-61页 |
5.3.3 改进措施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