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概述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3 模型修正法在子结构拟动力试验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1.3.1 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发展 | 第14-15页 |
1.3.2 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原理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 第19-30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理论 | 第19-24页 |
2.2.1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原理 | 第19-20页 |
2.2.2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运动方程 | 第20-21页 |
2.2.3 子结构选取与边界条件处理 | 第21-24页 |
2.3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数值积分方法 | 第24-27页 |
2.3.1 显式Newmark积分方法 | 第25-26页 |
2.3.2 隐式Newmark-β 积分方法 | 第26页 |
2.3.3 预测-校正Newmark积分方法 | 第26-27页 |
2.4 基于最小二乘法参数识别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试验子结构数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30-4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基于Open SEES的时程分析 | 第30-39页 |
3.2.1 Open SEES程序架构 | 第30-32页 |
3.2.2 几何建模 | 第32-33页 |
3.2.3 本构关系定义 | 第33-35页 |
3.2.4 荷载模式定义 | 第35-36页 |
3.2.5 分析选项 | 第36-37页 |
3.2.6 结果记录和输出 | 第37-38页 |
3.2.7 Open SEES混合命令和数据库命令 | 第38-39页 |
3.3 试验子结构数量对试验精度影响 | 第39-45页 |
3.3.1 剪切模型 | 第39-43页 |
3.3.2 杆系模型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Open SEES的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 | 第46-59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基于Open SEES中的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 | 第46-50页 |
4.2.1 试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 | 第47-48页 |
4.2.2 子结构边界条件协调 | 第48-49页 |
4.2.3 子结构反应量实时查询 | 第49页 |
4.2.4 数值子结构模型参数修正实现 | 第49-50页 |
4.2.5 子结构分析步间的模型修改 | 第50页 |
4.3 试验程序验证 | 第50-52页 |
4.4 模型修正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 第52-56页 |
4.4.1 模型概述及试验工况 | 第52-53页 |
4.4.2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4.5 误差分析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