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研究的缘由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 2.观察法 | 第11页 |
| 3.实践研究法 | 第11-12页 |
|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 第12-16页 |
| (一)关于“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二)“一案到底”教学的特征 | 第13-16页 |
| 1.连贯性 | 第13-14页 |
| 2.启发性 | 第14页 |
| 3.实践性 | 第14-16页 |
| 二、《经济生活》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 第16-19页 |
| (一)《经济生活》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 1.《经济生活》中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适应课程内容的要求 | 第16-17页 |
| 2.“一案到底”教学法符合高一学生心理特征 | 第17页 |
| (二)《经济生活》中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局限性 | 第17-19页 |
| 1.案例编选难度大 | 第17-18页 |
| 2.对学生要求更高且花费时间多 | 第18-19页 |
|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经济生活》应用中的过程与方法 | 第19-27页 |
| (一)课前准备 | 第19-21页 |
| 1.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 第19页 |
| 2.编选案例 | 第19-21页 |
| (二)课堂实施 | 第21-26页 |
| 1.导入 | 第21-22页 |
| 2.讲授新课 | 第22-26页 |
| (1)案例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 第22-23页 |
| (2)案例中问题的设置要环环相扣 | 第23-24页 |
| (3)对学生的引导要由浅入深 | 第24页 |
| (4)积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 第24-25页 |
| (5)概括总结知识点 | 第25-26页 |
| (三)课后教学反思 | 第26-27页 |
| 1.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 第26页 |
| 2.反思教学实施中的效果 | 第26页 |
| 3.反思总结教学亮点 | 第26页 |
| 4.反思评课建议 | 第26-27页 |
| 四、“一案到底”教学法在《经济生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第27-31页 |
| (一)案例编选中存在的不足 | 第27-28页 |
| 1.案例的编选缺乏针对性 | 第27页 |
| 2.“一案到底”教学法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 | 第27-28页 |
| (二)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 1.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 | 第28页 |
| 2.学生对学科本身不重视 | 第28页 |
|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改进建议 | 第28-31页 |
| 1.完善集体备课,共同开发案例 | 第28-29页 |
| 2.正确处理“一案到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 第29页 |
|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第29-30页 |
| 4.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