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区四所小学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9-17页 |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9-10页 |
| 一、基于教材的现状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一、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13-14页 |
| 二、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研究 | 第14页 |
| 三、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策略研究 | 第14-15页 |
| 四、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评价研究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看图写话的理论 | 第17-22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 一、写话 | 第17页 |
| 二、看图写话 | 第17页 |
| 第二节 看图写话的类型及特点 | 第17-19页 |
| 一、看图写话的类型 | 第17-19页 |
| 二、看图写话的特点 | 第19页 |
| 第三节 看图写话的理论来源 | 第19-20页 |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 二、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 | 第20页 |
| 三、语言发展理论 | 第20页 |
| 第四节 看图写话的意义 | 第20-22页 |
| 一、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 第21页 |
| 二、促进识字和阅读教学 | 第21页 |
| 三、促进语言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 第21页 |
| 四、为习作打下基础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的现状 | 第22-48页 |
| 第一节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学生活动的现状 | 第22-28页 |
| 一、调查对象概况 | 第22页 |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 三、问卷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 第23-28页 |
| 第二节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师活动的现状 | 第28-37页 |
| 一、调查对象概况 | 第28页 |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 三、问卷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 第29-37页 |
| 第三节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8页 |
| 一、学生看图写话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三、看图写话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 第三章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对策研究 | 第48-73页 |
| 第一节 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 第48-53页 |
| 一、提供多种类型的图片,增强学生的兴趣 | 第48-50页 |
| 二、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50-52页 |
| 三、不以应试束缚学生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教师注重看图写话方法的指导 | 第53-61页 |
| 一、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片的方法 | 第53-56页 |
| 二、循序渐进,训练写话 | 第56-61页 |
| 第三节 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良好习惯 | 第61-64页 |
|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 第61-64页 |
| 二、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 | 第64页 |
| 第四节 加强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 | 第64-70页 |
| 一、突破传统,创新教学 | 第65-66页 |
| 二、放飞想象,写想象的事 | 第66-68页 |
| 三、真实表达,流露真情实感 | 第68-69页 |
| 四、详略得当,有话可说 | 第69-70页 |
| 第五节 教师注重对看图写话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 第70-73页 |
| 一、做好单次看图写话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 第70-71页 |
| 二、做好不同类型的看图写话的反思和总结 | 第71-72页 |
| 三、年级组集体交流 | 第72-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附录 | 第78-80页 |
|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学生活动调查问卷 | 第78-79页 |
|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师活动调查问卷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