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一)创新点 | 第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政社互动”的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政社互动”的概念和特征 | 第17-18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太仓市“政社互动”的实践 | 第20-25页 |
一、太仓市实施“政社互动”的背景 | 第20-21页 |
(一)良好的政策实施基础 | 第20-21页 |
(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21页 |
二、太仓市实施“政社互动”的基本做法 | 第21-23页 |
(一)通过“两份清单”对“政社权责”界定范围 | 第21-22页 |
(二)通过“契约方式”使“政社合作”规范运行 | 第22页 |
(三)通过“双向评估”使“政社互动”落到实处 | 第22-23页 |
三、太仓市实施“政社互动”的成效 | 第23-25页 |
(一)在治理理念上变“替民作主”为“让民作主” | 第23页 |
(二)在双方关系上变“行政领导”为“服务指导” | 第23页 |
(三)在治理形式上变“行政责任书”为“服务协议书” | 第23-24页 |
(四)在治理效果上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太仓市“政社互动”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5页 |
一、太仓市实施“政社互动”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一)思想认识的一致性不够 | 第25-28页 |
(二)实施进度的均衡性不够 | 第28-29页 |
(三)基层组织自治能力不够 | 第29页 |
二、太仓市“政社互动”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一)“政社互动”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 第29-31页 |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 | 第31-32页 |
(三)体制机制完善性不够 | 第32-35页 |
第四章“政社互动”政府推进的策略与建议 | 第35-42页 |
一、加强“政社互动”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 | 第35-36页 |
(一)加大对“政社互动”内涵的宣传力度 | 第35页 |
(二)拓展对“政社互动”受众的宣传范围 | 第35-36页 |
(三)对“政社互动”的信念宣传常抓不懈 | 第36页 |
二、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 | 第36-38页 |
(一)实施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 第36页 |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 第36-37页 |
(三)推动政社互动平台建设 | 第37页 |
(四)推动互动机制常态化 | 第37页 |
(五)完善公众监督制度 | 第37-38页 |
三、强化政社互动体制机制建设 | 第38-40页 |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 第38页 |
(二)理顺工作推进机制 | 第38-39页 |
(三)完善“政社互动”协议内容 | 第39页 |
(四)强化绩效评估 | 第39-40页 |
四、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 | 第40-42页 |
(一)加快市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建设 | 第40页 |
(二)加强镇(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 | 第40页 |
(三)建设高水平的社工队伍 | 第40-41页 |
(四)建立并完善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41-42页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2-44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二、研究的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