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比较与计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自动灭火系统类型介绍及比较第14-28页
    2.1 自动灭火系统形式及灭火剂类型第14-15页
        2.1.1 自动灭火系统形式第14页
        2.1.2 灭火剂的类型第14-15页
    2.2 三种自动灭火系统类型介绍第15-20页
        2.2.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第15-17页
        2.2.2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第17-18页
        2.2.3 细水雾灭火系统第18-20页
    2.3 三种自动灭火系统比较第20-28页
        2.3.1 系统的物化性能比较第20页
        2.3.2 系统的技术性能比较第20-24页
        2.3.3 系统的经济性能比较第24-26页
        2.3.4 自动灭火系统选择结论第26-28页
第三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技术简介第28-38页
    3.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定义第28页
    3.2 IG541灭火剂原理第28-29页
    3.3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分类第29-30页
    3.4 IG541管网子系统与报警控制子系统第30-38页
        3.4.1 IG541管网子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第30-35页
        3.4.2 IG541报警控制子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第35-38页
第四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及系统布置要求第38-43页
    4.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第38-39页
        4.1.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工作的一般流程第38页
        4.1.2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第38-39页
    4.2 地铁中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布置要求第39-43页
        4.2.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适用的火灾类别第39-40页
        4.2.2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适用的设置房间第40页
        4.2.3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对土建等专业的要求第40-41页
        4.2.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设计要求第41-43页
第五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第43-54页
    5.1 主要设计标准参数第43-44页
        5.1.1 系统环境条件第43页
        5.1.2 防护区及气瓶室预期设计温度第43页
        5.1.3 设计浓度第43-44页
        5.1.4 相关设计时限第44页
        5.1.5 灭火剂储存压力第44页
    5.2 IG541系统管网手工计算第44-49页
        5.2.1 灭火设计用量第44-45页
        5.2.2 气瓶数量第45页
        5.2.3 管径第45-46页
        5.2.4 系统剩余量第46页
        5.2.5 校核气瓶数量第46页
        5.2.6 减压孔板前压力第46页
        5.2.7 减压孔板后压力第46-47页
        5.2.8 减压孔板孔口面积第47页
        5.2.9 泄压口面积第47页
        5.2.10 喷头等效孔口面积第47-49页
    5.3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简算方法第49-51页
        5.3.1 气瓶数量的估算第50页
        5.3.2 系统灭火剂剩余量的估算第50页
        5.3.3 管径的初定第50-51页
        5.3.4 气瓶间面积的估算第51页
    5.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合分配计算第51-54页
第六章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案例分析及注意事项第54-59页
    6.1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案例分析第54-55页
        6.1.1 系统介绍第54页
        6.1.2 事故描述第54页
        6.1.3 事故处理第54页
        6.1.4 事故分析第54-55页
    6.2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注意事项第55-59页
        6.2.1 防护区的要求第56页
        6.2.2 浸渍时间的保证第56页
        6.2.3 泄压口的设计第56-57页
        6.2.4 其它事项第57-59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7.1 主要结论第59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59-60页
    7.3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企业应用的数字无线平面调车系统
下一篇:轨道应力检测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