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的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5页 |
2.1.1 教育救助 | 第21-22页 |
2.1.2 可持续生计理念 | 第22-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5-26页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26-29页 |
第3章 我国贫困大学生现行救助体系 | 第29-35页 |
3.1 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流程 | 第29-35页 |
第4章 F大学教育救助现状及成因 | 第35-45页 |
4.1 F大学教育救助实施现状 | 第35-39页 |
4.1.1 调查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4.1.2 在校贫困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 第36-37页 |
4.1.3 在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 第37-38页 |
4.1.4 在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体系的运行情况 | 第38-39页 |
4.2 F大学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4.2.1 贫困生认定结果有偏差 | 第39-41页 |
4.2.2 重视经济救助而忽视可持续生计能力 | 第41-42页 |
4.2.3 资金来源单一且社会力量参与少 | 第42页 |
4.3 救助问题的成因 | 第42-45页 |
4.3.1 教育救助观念落后 | 第43页 |
4.3.2 教育救助制度和政策有缺陷 | 第43-44页 |
4.3.3 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和社会参与力量 | 第44-45页 |
第5章 国外大学生教育救助及经验借鉴 | 第45-53页 |
5.1 国外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状况 | 第45-49页 |
5.1.1 多元化的教育救助理念 | 第45-46页 |
5.1.2 多元化的教育救助管理制度 | 第46-48页 |
5.1.3 多元化的教育救助渠道 | 第48-49页 |
5.2 国外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启示 | 第49-53页 |
5.2.1 提升创新型教育救助理念 | 第49-50页 |
5.2.2 建立完备的教育救助制度 | 第50-51页 |
5.2.3 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救助渠道 | 第51-53页 |
第6章 解决我国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的对策 | 第53-59页 |
6.1 健全贫困生认定和监督机制 | 第53页 |
6.2 树立以可持续生计为核心的救助观念 | 第53-55页 |
6.3 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救助的资金保障 | 第55-56页 |
6.4 结语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