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场声全息和偏相干分析的发动机罩隔声性能评价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隔声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近场声全息及偏相干分析技术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隔声理论及发动机罩性能初步评价 | 第19-32页 |
2.1 隔声理论 | 第19-24页 |
2.1.1 声学理论及隔声评价参数 | 第19-22页 |
2.1.2 隔声性能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2 隔声部件设计原则 | 第24页 |
2.3 发动机罩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2.4 发动机罩隔声性能初步评价 | 第25-31页 |
2.4.1 怠速整车噪声测试及分析 | 第26-29页 |
2.4.2 声-声传递函数测试及分析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近场声全息节点声压重建与提取 | 第32-45页 |
3.1 近场声全息理论 | 第32-39页 |
3.1.1 波数空间理论 | 第32-34页 |
3.1.2 基于HELS方法的近场声全息理论 | 第34-38页 |
3.1.3 近场声全息对内部声场的处理 | 第38-39页 |
3.2 近场声全息测试 | 第39-40页 |
3.3 发动机罩表面声压场重建及节点声压提取 | 第40-44页 |
3.3.1 发动机罩表面声压场重建 | 第40-43页 |
3.3.2 发动机罩表面节点声压提取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透射与辐射噪声贡献偏相干分析 | 第45-68页 |
4.1 偏相干分析理论 | 第45-48页 |
4.2 噪声成分分析及偏相干数据采集 | 第48-51页 |
4.2.1 发动机罩噪声成分分析 | 第48页 |
4.2.2 偏相干数据采集 | 第48-51页 |
4.3 偏相干分析及结论 | 第51-67页 |
4.3.1 偏相干数据预处理 | 第51-54页 |
4.3.2 透射噪声与辐射噪声贡献分析 | 第54-66页 |
4.3.3 结论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