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红岩岩画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19-25页 |
—、缘起 | 第1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三、研究动态 | 第21-23页 |
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一章 贵州省贞丰县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综述 | 第25-38页 |
第一节 贵州省贞丰县生态环境概述 | 第25-28页 |
一、贞丰县现今的生态环境 | 第26-27页 |
二、贞丰县古代的生态环境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贵州省贞丰县人文环境概述 | 第28-38页 |
一、历史沿革 | 第28-30页 |
二、古代遗址 | 第30-31页 |
三、经济文化类型 | 第31-35页 |
四、民族及分布 | 第35-38页 |
第二章 人类学视域下贵州贞丰红岩岩画的田野调查 | 第38-48页 |
第一节 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贞丰红岩岩画的田野调查 | 第38-45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的田野调查 | 第38-42页 |
二、当地居民与贞丰红岩岩画 | 第42-44页 |
三、贞丰红岩岩画与国内外学者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现状 | 第45-48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周边环境 | 第45-46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不利于生存的因素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贞丰红岩岩画图像分幅与分类 | 第48-74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岩壁的特点 | 第48-50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与中国西南涂绘所选岩壁的共性 | 第48页 |
二、贞丰红岩岩壁的特点 | 第48-50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的分幅与数量统计 | 第50-68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的分幅 | 第52-66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图像数量统计 | 第66-68页 |
第三节 贞丰红岩岩画图像类型 | 第68-74页 |
一、L1手印岩画 | 第69-70页 |
二、L2动物岩画 | 第70-71页 |
三、L3人物岩画 | 第71页 |
四、L4植物岩画 | 第71-74页 |
第四章 贞丰红岩岩画的色彩和叠压关系 | 第74-93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岩壁与图像的色彩 | 第74-85页 |
一、贞丰红岩岩壁岩石色彩 | 第74-76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的色彩 | 第76-85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的叠压关系 | 第85-93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叠压关系分析 | 第85-92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叠压关系总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贞丰红岩岩画的艺术风格 | 第93-100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岩画的造型、色彩特征 | 第93-98页 |
一、动物岩画的造型和色彩 | 第93-96页 |
二、人物岩画的造型和色彩 | 第96-97页 |
三、植物岩画的造型和色彩 | 第97页 |
四、其它岩画的造型和色彩 | 第97-98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艺术风格及其演变特征 | 第98-100页 |
一、粗拙线条图像 | 第98页 |
二、细匀线条图像 | 第98-99页 |
三、精美线条图像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贞丰红岩岩画特色图像解读 | 第100-130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手印岩画解读 | 第100-104页 |
一、贞丰红岩手印岩画的组合方式 | 第100-102页 |
二、贞丰红岩手印岩画创作高度问题 | 第102-103页 |
三、贞丰红岩手印岩画解读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动物岩画解读 | 第104-111页 |
一、贞丰红岩动物岩画分布情况 | 第104-106页 |
二、贞丰红岩动物岩画解读 | 第106-111页 |
第三节 贞丰红岩人物岩画解读 | 第111-130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第一种类型人物 | 第112-114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第二种类型人物 | 第114-119页 |
三、贞丰红岩岩画第三种类型人物 | 第119-130页 |
第七章 贞丰红岩岩画的分期、年代与族属 | 第130-140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岩画图像分期与年代 | 第130-137页 |
一、贞丰红岩一期岩画 | 第130-132页 |
二、贞丰红岩二期岩画 | 第132-134页 |
三、贞丰红岩三期岩画 | 第134-137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的族属 | 第137-140页 |
一、百濮族系创作的贞丰红岩岩画 | 第138页 |
二、百濮、百越、氐羌族系创作的贞丰红岩岩画 | 第138页 |
三、苗瑶族系创作的贞丰红岩岩画 | 第138-140页 |
第八章 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岩画的关系 | 第140-198页 |
第一节 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珠江流域岩画 | 第143-179页 |
一、北盘江流域岩画 | 第143-171页 |
二、红水河流域岩画 | 第171-179页 |
第二节 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长江流域岩画 | 第179-195页 |
一、乌江流域岩画 | 第179-195页 |
二、沅江流域岩画 | 第195页 |
第三节 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岩画的关系 | 第195-198页 |
一、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长江流域岩画的关系 | 第195-196页 |
二、贞丰红岩岩画与贵州境内珠江流域岩画的关系 | 第196-198页 |
结语 | 第198-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12页 |
附录 | 第212-219页 |
致谢 | 第219-2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