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A公司业绩评价问题及改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业绩评价理论研究第14-17页
        1.2.2 公司战略与业绩评价关系研究第17-18页
        1.2.3 建筑业业绩评价研究第18页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9-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战略导向型业绩评价理论基础第21-30页
    2.1 业绩评价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及受托责任观第21-22页
        2.1.2 权变理论第22页
        2.1.3 目标管理理论第22-23页
    2.2 公司战略与业绩评价第23-26页
        2.2.1 公司战略管理第23-24页
        2.2.2 公司战略与业绩评价的关系第24-25页
        2.2.3 业绩评价体系的主要类别第25-26页
    2.3 业绩评价的基本过程第26-30页
        2.3.1 业绩评价目标的确定第26-27页
        2.3.2 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确定第27-28页
        2.3.3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28-29页
        2.3.4 评价结论的形成第29-30页
第3章 A公司概况及业绩评价现状第30-40页
    3.1 A公司基本情况第30-33页
        3.1.1 公司发展历程第30页
        3.1.2 主要业务板块及行业认定第30-31页
        3.1.3 A公司组织结构第31-33页
    3.2 A公司业绩评价现状第33-37页
        3.2.1 评价的目标第33页
        3.2.2 评价机构与职责第33页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3-35页
        3.2.4 业绩评价的主要流程及方法第35页
        3.2.5 业绩评价结果的运用第35-36页
        3.2.6 业绩评价的沟通机制第36-37页
    3.3 A公司2016年经营业绩评价第37-40页
        3.3.1 利润完成情况第37-38页
        3.3.2 常规考核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第38-39页
        3.3.3 特别加减分项目第39-40页
第4章 A公司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46页
    4.1 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0-42页
        4.1.1 过分强调利润的重要性第40页
        4.1.2 业绩评价体系建设落后于公司业务转型第40-42页
    4.2 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43页
        4.2.1 缺少非财务指标第42页
        4.2.2 指标体系缺乏全局性第42-43页
        4.2.3 指标体系缺乏长远性第43页
    4.3 评价方法上的问题及原因第43-44页
        4.3.1 控股公司对产业公司业绩评价一刀切第43-44页
        4.3.2 产业公司对下属部门业绩评价一刀切第44页
    4.4 评价结果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4-45页
        4.4.1 评价结果的运用范围有限第44-45页
        4.4.2 对评价结果反映的问题未进行深入的研究第45页
    4.5 业绩评价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5-46页
第5章 构建A公司战略导向下的业绩评价第46-64页
    5.1 A公司战略变革目标第46-50页
        5.1.1 建筑板块战略变革的目标第47页
        5.1.2 地产板块战略变革的目标第47-48页
        5.1.3 金融板块战略变革的目标第48-49页
        5.1.4 工贸板块战略变革的目标第49-50页
    5.2 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取第50-53页
        5.2.1 确定衡量目标完成情况的指标第50页
        5.2.2 分类汇总各业务板块评价指标第50-51页
        5.2.3 评价维度及KPI的确认第51-53页
    5.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及指标权重第53-60页
        5.3.1 构建层次模型第53-54页
        5.3.2 指标对比评判标度及对比矩阵的构建第54-55页
        5.3.3 一致性检验及权重的计算第55-56页
        5.3.4 加权平均计算各指标权重第56-60页
    5.4 配套的业绩评价制度环境建设第60-64页
        5.4.1 给予各产业公司一定的自由决策权第60-61页
        5.4.2 制定行之有效的业绩沟通制度第61-62页
        5.4.3 扩展业绩评价结果应用范围第62页
        5.4.4 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第62页
        5.4.5 构建学习型组织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70-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背景下W物流企业税负变化与财务管理影响研究
下一篇:HNHJ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