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网络互动教学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3 文献评价及启示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2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理论概述第19-26页
    2.1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第19-21页
        2.1.1 网络情境第19页
        2.1.2 互动教学第19-20页
        2.1.3 教学模式第20-21页
    2.2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页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第21-22页
        2.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第22-23页
    2.3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第23-26页
        2.3.1 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共享第23页
        2.3.2 网络的交互性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第23-24页
        2.3.3 网络的平等性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情感的升华第24页
        2.3.4 网络的跨时空性方便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教与学第24-26页
3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第26-46页
    3.1 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第26-28页
        3.1.1 调查前访谈过程及结论第26页
        3.1.2 问卷调查的范围与技术方法第26-28页
    3.2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第28-35页
        3.2.1 利用网络从整体上丰富了互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第28-30页
        3.2.2 大学生普遍开始借助网络开展互动学习第30-34页
        3.2.3 网络教学及载体建设迎合了教学和学生需要第34-35页
    3.3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5-42页
        3.3.1 部分大学生淡化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第35-38页
        3.3.2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教学素养弱化第38-41页
        3.3.3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载体建设滞后第41-42页
    3.4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2-46页
        3.4.1 部分大学生受现实功利思想影响第42-43页
        3.4.2 网络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第43-44页
        3.4.3 网络教学载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第44-46页
4 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第46-55页
    4.1 优化网络情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原则第46-47页
        4.1.1 坚持理论教育与网络情感渗透相结合的原则第46页
        4.1.2 坚持课堂教学与网络交互相结合的原则第46-47页
        4.1.3 坚持教育与网络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47页
    4.2 注重大学生网络学习素质的培养第47-49页
        4.2.1 强化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念素质第47-48页
        4.2.2 培养大学生运用网络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能力素质第48-49页
    4.3 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第49-51页
        4.3.1 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第49-50页
        4.3.2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综合素养第50-51页
    4.4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载体建设第51-55页
        4.4.1 借鉴比较成功的网络载体建设经验第51页
        4.4.2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延伸课堂教学第51-52页
        4.4.3 利用网络工具加强多维互动交流第52-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59-62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人生:一位民族中学女教师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