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一位民族中学女教师的叙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40页 |
一、研究的问题 | 第8-17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二、方法的尝试 | 第17-30页 |
(一) 从叙事到教育叙事研究 | 第18-21页 |
(二)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三) 教育叙事研究的成果梳理 | 第22-29页 |
(四) 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 | 第29-30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 第30-40页 |
(一) 选择合作教师 | 第30-33页 |
(二) 现场研究过程 | 第33-37页 |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37-39页 |
(四) 几点说明 | 第39-40页 |
第二章 教育梦想:爱与感恩 | 第40-56页 |
一、人要懂得感恩 | 第42-46页 |
二、爱与被爱 | 第46-50页 |
三、学会关爱与感恩 | 第50-53页 |
四、感恩,让爱永恒! | 第53-56页 |
第三章 教育理念:不可贫瘠精神土地 | 第56-73页 |
一、我们要不要推崇国学? | 第58-62页 |
二、民族中学的家长 | 第62-65页 |
三、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 | 第65-69页 |
四、怎样进行性教育? | 第69-73页 |
第四章 教育艺术:亲和与幽默 | 第73-84页 |
一、苏雪老师的幽默 | 第73-77页 |
二、苏雪老师的笑 | 第77-80页 |
三、民族中学的招生 | 第80-82页 |
四、和学生在一起 | 第82-84页 |
第五章 教育成效:育人、教学、研究与比赛 | 第84-103页 |
一、我与“四大金刚” | 第85-87页 |
二、“苏式”教学 | 第87-90页 |
三、课堂教学情境 | 第90-96页 |
四、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第96-100页 |
五、“获奖”的背后 | 第100-103页 |
第六章 教育个性:我心里很不想要这种考试制度 | 第103-115页 |
一、“出人头地”的考试 | 第104-106页 |
二、畸形的考试制度 | 第106-109页 |
三、矛盾中的教育改革尝试 | 第109-115页 |
第七章 教育管理:无奈却认真的领导 | 第115-128页 |
一、“无底”的教研任务 | 第116-120页 |
二、话剧风波 | 第120-124页 |
三、辞不了职的“完美主义者” | 第124-128页 |
第八章 家庭教育:希望孩子快乐地成长 | 第128-142页 |
一、“我和我妈一样都很快乐” | 第129-137页 |
二、七七的小升初考试 | 第137-140页 |
三、“重点班”or“特尖班”? | 第140-142页 |
第九章 作为教师:反思、批判与同情 | 第142-155页 |
一、反思的心 | 第143-145页 |
二、“撑伞”引发的讨论 | 第145-148页 |
三、培训的四天 | 第148-151页 |
四、教师是“弱势群体” | 第151-155页 |
第十章 人生哲学与教育人生 | 第155-182页 |
一、个人生活史 | 第156-164页 |
二、专业成长史 | 第164-170页 |
三、人生哲学 | 第170-176页 |
四、对苏雪老师教育人生的解读 | 第176-182页 |
结语——无法结束的故事 | 第182-184页 |
附录 | 第184-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9页 |
后记 | 第199-2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