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评价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思路、内容、目的及方法第14-18页
        1.2.1 研究思路第14-17页
        1.2.2 研究内容第17页
        1.2.3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4 研究方法第18页
    1.3 研究创新第18-20页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20-35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3页
        2.1.1 资源型企业第20-21页
        2.1.2 企业并购第21页
        2.1.3 并购绩效第21页
        2.1.4 跨国并购第21-22页
        2.1.5 跨国并购绩效第22-23页
    2.2 国内外跨国并购绩效研究综述第23-25页
        2.2.1 国外学者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第23页
        2.2.2 国内学者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2.3 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2.4 国内外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2.4.1 国内外学者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6页
        2.4.2 国内外学者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6-27页
    2.5 相关文献评析第27-29页
    2.6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第29-35页
        2.6.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理论第29-31页
        2.6.2 跨国并购绩效的基本理论第31-35页
3.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第35-41页
    3.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第35-38页
        3.1.1 萌芽阶段第35页
        3.1.2 起步阶段第35页
        3.1.3 爆发阶段第35-36页
        3.1.4 理性阶段第36-38页
    3.2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第38-41页
        3.2.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金额呈现阶段性特征第38页
        3.2.2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区域分布集中第38-39页
        3.2.3 跨国并购过程中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类型以石油和矿产企业为主第39-40页
        3.2.4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以现金支付为主第40-41页
4.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测度第41-68页
    4.1 研究方法综述及研究方法的选取第41-43页
        4.1.1 研究方法综述第41-42页
        4.1.2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42-43页
    4.2 财务指标的选取和体系构建第43-44页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测度第44-61页
        4.3.1 数据来源第44-45页
        4.3.2 数据筛选第45页
        4.3.3 变量设计第45页
        4.3.4 因子分析过程第45-61页
    4.4 评价结果分析第61-68页
        4.4.1 样本总体趋势分析第61-64页
        4.4.2 显著性检验第64页
        4.4.3 单样本事件跨国并购行为的评价分析第64-66页
        4.4.4 研究结论第66-68页
5.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68-77页
    5.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第68-69页
    5.2 基于因子综合得分的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第69-72页
        5.2.1 研究设计第69页
        5.2.2 并购绩效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第69-72页
        5.2.3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第72页
    5.3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检验第72-73页
        5.3.1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第72页
        5.3.2 模型的Anova检验第72-73页
    5.4 回归结果分析第73-76页
        5.4.1 回归结果第73-74页
        5.4.2 回归结果显著的变量第74-75页
        5.4.3 回归结果不显著的变量第75-76页
    5.5 研究结论第76-77页
6. 提高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第77-81页
    6.1 企业层面第77-80页
        6.1.1 引进具有跨国并购经验的人才第77页
        6.1.2 注重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支付方式第77页
        6.1.3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并购后整合绩效第77-78页
        6.1.4 以相关并购为主,谨慎选择混合并购第78页
        6.1.5 在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基础上,提高收购比例第78-79页
        6.1.6 依赖企业自身优势产生的议价能力,提高并购绩效第79页
        6.1.7 主并企业应该重视并购区域的多样化选择第79-80页
    6.2 局限性及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附录第87-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乳品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包容型领导、自我效能感与员工亲社会性违规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