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9页 |
1.3 驾驶员疲劳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1.3.2 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图像采集 | 第13-16页 |
2.1 图像采集选取的光源 | 第13页 |
2.2 图像采集的系统组成 | 第13-15页 |
2.2.1 红外图像的特性 | 第14-15页 |
2.2.2 红外摄像机的选择 | 第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基于人脸模板的眼睛粗定位算法 | 第16-34页 |
3.1 眼睛定位常用的方法 | 第16页 |
3.2 本文的算法 | 第16-23页 |
3.2.1 图像梯度变换 | 第17-20页 |
3.2.2 滑动匹配 | 第20-23页 |
3.3 评价函数的分析 | 第23-29页 |
3.3.1 本文中评价函数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3.3.2 通过人脸正面研究评价函数的适应性 | 第24-26页 |
3.3.3 人脸在空间旋转对定位精确度和评价函数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4 人脸的大小影响定位到眼睛的准确性 | 第27-29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3.4.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4.2 模板定位点的偏差分析 | 第30-31页 |
3.4.3 函数采用的模板不足与改进 | 第31-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人眼精定位与驾驶员疲劳判断 | 第34-40页 |
4.1 人眼的精确定位 | 第34-37页 |
4.2 疲劳检测 | 第37-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40页 |
5.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40-41页 |
5.3 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