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湿陷性黄土路基水分场及其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非饱和土渗流特性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降雨入渗理论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国内黄土工程性质的研究第15-16页
        1.2.5 数值分析软件第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第二章 固原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及毛细水的作用分析第19-37页
    2.1 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推导第19-27页
        2.1.1 土水特征曲线的定义第19页
        2.1.2 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规律第19-20页
        2.1.3 土水特征曲线的获取方法第20-25页
        2.1.4 固原湿陷性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第25-27页
    2.2 湿陷性黄土毛细水作用影响因素数值分析第27-35页
        2.2.1 毛细现象分析第27-28页
        2.2.2 毛细水上升迁移规律第28-29页
        2.2.3 饱和含水量对毛细作用的影响第29-31页
        2.2.4 干密度对毛细作用的影响第31-33页
        2.2.5 不同土质对毛细作用的影响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固原黄土路基水分场的分布规律第37-61页
    3.1 固原黄土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3.1.1 材料参数第37-38页
        3.1.2 模型的边界条件第38-39页
        3.1.3 模型网格划分与降雨时步的确定第39-40页
    3.2 气候条件的确立第40-41页
        3.2.1 降雨量的衡量标准第40页
        3.2.2 考虑边坡入渗率的折算雨型衡量标准第40-41页
    3.3 数值分析结果及讨论第41-57页
        3.3.1 降雨入渗过程理论分析第41-43页
        3.3.2 地下水位的位置对路基水分场分布的影响第43-45页
        3.3.3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水分场分布规律第45-51页
        3.3.4 间歇式降雨条件下的水分场分布规律第51-52页
        3.3.5 各区域水分场竖向分布规律对比分析第52-56页
        3.3.6 降雨条件下路基应力场分析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61页
第四章 不均匀条件下固原黄土路基水分场分析第61-84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不均匀因素第62-68页
        4.2.1 地表倾斜第62-63页
        4.2.2 填筑材料的不均匀性第63-66页
        4.2.3 地基初始含水量的不均匀性第66-68页
    4.3 不均匀条件下路基水分场的分布规律第68-76页
        4.3.1 地表倾斜条件下的路基水分场第68-70页
        4.3.2 填筑材料不均匀条件下的路基水分场第70-73页
        4.3.3 地基初始含水量不均匀条件下路基水分场第73-76页
    4.4 路基水分场与应力场耦合下的分布规律第76-82页
        4.4.1 水分场与应力场耦合模型第76-79页
        4.4.2 路基应力场分布规律第79-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效果数值模拟第84-136页
    5.1 固原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第84-95页
        5.1.1 项目概况第84-86页
        5.1.2 固原黄土湿陷性试验第86-91页
        5.1.3 路基地质情况及数值建模第91-95页
    5.2 考虑湿陷性的黄土路基应力场分析第95-107页
        5.2.1 黄土的湿陷原理第95-96页
        5.2.2 黄土湿陷变形的模拟方法第96-99页
        5.2.3 力水等效法与模量折减法对比分析第99-102页
        5.2.4 数值验证变形模量折减取值第102-103页
        5.2.5 湿陷条件下地基处理前的路基水分场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第103-107页
    5.3 固原典型黄土路基处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第107-132页
        5.3.1 换填断面数值结果第108-115页
        5.3.2 素土挤密桩断面数值结果第115-126页
        5.3.3 灰土挤密桩断面数值结果第126-132页
    5.4 本章小结第132-136页
第六章 固原湿陷性黄土路基监测分析第136-150页
    6.1 路基监测数据及分析第136-147页
        6.1.1 路基监测项目第136-138页
        6.1.2 工作内容第138-139页
        6.1.3 数值结果与监测数据规律对比分析第139-147页
    6.2 本章小结第147-15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7.1 结论第150-152页
    7.2 展望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牌识别系统中车牌定位技术研究
下一篇:隧道裂损衬砌残余承载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