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言 | 第10-11页 |
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2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标的设计与数据的收集整理 | 第14-21页 |
2.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第14-16页 |
2.1.1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 第14页 |
2.1.2 产业竞争力的内容 | 第14-16页 |
2.2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16-18页 |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16-17页 |
2.2.2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样本的选择 | 第18-21页 |
2.3.1 样本选取 | 第18-19页 |
2.3.2 数据的处理 | 第19-21页 |
3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模型与方法的选择 | 第21-26页 |
3.1 统计综合评价概述 | 第21-23页 |
3.1.1 综合评价的概念 | 第21-22页 |
3.1.2 综合评价的方法 | 第22-23页 |
3.1.3 因子分析方法 | 第23页 |
3.2 因子分析 | 第23-24页 |
3.2.1 因子分析模型的原理 | 第23页 |
3.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23页 |
3.2.3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3.3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 第24-26页 |
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原理 | 第24页 |
3.3.2 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24-26页 |
4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 | 第26-48页 |
4.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及其各行业动态比较分析 | 第26-31页 |
4.1.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总体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4.1.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4.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4.3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第32-39页 |
4.3.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因子得分及排名 | 第32-36页 |
4.3.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 第36-39页 |
4.4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8页 |
4.4.1 模型设定 | 第40-41页 |
4.4.2 共线性检验 | 第41-42页 |
4.4.3 模型的自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 第42-45页 |
4.4.4 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45-46页 |
4.4.5 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5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 第48-51页 |
5.1 壮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 | 第48页 |
5.2 改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结构 | 第48页 |
5.3 加强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48-49页 |
5.4 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结构的调整 | 第49页 |
5.5 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