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内燃机动力装置论文--柴油机论文

船用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三维瞬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柴油机进气道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柴油机进气道三维流动仿真的理论基础第13-19页
    2.1 基本控制方程第13-14页
    2.2 湍流模型第14-16页
    2.3 控制方程离散化第16-17页
    2.4 离散方程的求解方法第17-18页
    2.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柴油机进气道模型搭建第19-32页
    3.1 逆向工程几何建模第19-22页
        3.1.1 进气道点云数据获取第19-20页
        3.1.2 进气道曲面重建第20-22页
    3.2 三维仿真模型建立第22-31页
        3.2.1 动网格划分第23-26页
        3.2.2 一维整机建模第26-29页
        3.2.3 初始及边界条件设置第29-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三维瞬态分析第32-46页
    4.1 流场分析第32-39页
    4.2 涡流发展过程分析第39-41页
    4.3 进气道宏观评价参数第41-45页
        4.3.1 涡流比、滚流比第41-42页
        4.3.2 平均湍动能、湍流耗散率第42-44页
        4.3.3 质量流量、进气量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柴油机进气道结构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第46-66页
    5.1 螺旋室高度对船用增压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第46-55页
        5.1.1 螺旋室高度对进气道—缸内流动迹线的影响分析第46-48页
        5.1.2 螺旋室高度对涡流发展过程的影响分析第48-50页
        5.1.3 螺旋室高度对缸内宏观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第50-55页
    5.2 气阀锥角对船用增压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第55-63页
        5.2.1 气阀锥角对进气道—缸内流动迹线的影响分析第55-57页
        5.2.2 气阀锥角对涡流发展过程的影响分析第57-58页
        5.2.3 气阀锥角对缸内宏观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第58-63页
    5.3 不同结构参数对各宏观评价参数的影响程度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乘用车排气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下一篇:水性有机硅污损脱除型防污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