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钢箱梁节段拼接及误差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无应力状态法第12-13页
        1.2.2 桥梁拼接线形第13-14页
        1.2.3 传递矩阵法的发展及在顶推施工中应用第14-16页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传递矩阵法在梁桥中的应用第18-32页
    2.1 概述第18页
    2.2 传递矩阵法基本原理第18页
    2.3 传递矩阵法的求解第18-28页
        2.3.1 场矩阵及点矩阵的推导第18-23页
        2.3.2 坐标转换第23-24页
        2.3.3 跨中刚性支承处理第24-25页
        2.3.4 无量纲化处理第25-27页
        2.3.5 边界条件第27-28页
        2.3.6 传递矩阵法的递推求解第28页
    2.4 程序框图及算例第28-31页
        2.4.1 程序求解步骤第28-29页
        2.4.2 算例1第29-30页
        2.4.3 算例2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无应力状态法及传递矩阵法的结合应用第32-51页
    3.1 概述第32页
    3.2 钢箱梁几何线形第32-41页
        3.2.1 主梁节段无应力构形第32-34页
        3.2.2 主梁节段拼接几何关系第34-39页
        3.2.3 主梁节段拼接误差第39-41页
    3.3 传递矩阵法施工过程几何传递第41-45页
        3.3.1 施工过程节点位移传递第41-44页
        3.3.2 施工过程节点坐标传递第44页
        3.3.3 分阶段施工程序编制流程第44-45页
    3.4 算例第45-49页
        3.4.1 连续梁第45-47页
        3.4.2 悬臂梁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顶推施工及程序实现第51-64页
    4.1 顶推法施工的技术原理及方法第51-53页
    4.2 步履式顶推第53-55页
    4.3 顶推施工中的临时结构第55-59页
        4.3.1 顶推平台第55页
        4.3.2 导梁第55-57页
        4.3.3 临时墩第57-58页
        4.3.4 滑动牵引系统第58-59页
        4.3.5 顶推导向和纠偏装置第59页
    4.4 桥梁顶推施工仿真程序第59-63页
        4.4.1 桥梁顶推施工仿真原理第60页
        4.4.2 本文顶推施工计算原理第60-62页
        4.4.3 程序框图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传递矩阵法在顶推施工的应用第64-91页
    5.1 工程介绍第64-65页
    5.2 顶推施工工况划分第65-68页
    5.3 模型建立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第68-69页
    5.4 整体计算分析第69-72页
        5.4.1 顶推过程各支反力分析第69-70页
        5.4.2 顶推过程主梁弯矩包络图第70-71页
        5.4.3 顶推过程导梁前端位移变化趋势第71-72页
    5.5 参数分析第72-89页
        5.5.1 支承刚度对顶推施工的影响第72-75页
        5.5.2 拼接角度误差对顶推施工的影响第75-80页
        5.5.3 支座位移对顶推施工的影响第80-89页
    5.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6章 结论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小汽车—卡车异质交通流特性研究
下一篇: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额外排放建模及其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