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政府管理视域下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2 政府管理和农业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农业产业第16页
        2.1.2 农业产业生态化第16-17页
    2.2 政府管理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1 政府管理基本概念第17-18页
        2.2.2 县级政府管理的基本模式第18页
    2.3 农业产业生态化的兴起与发展趋势第18-19页
    2.4 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的重要性第19-21页
3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第21-30页
    3.1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第21-25页
        3.1.1 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第21页
        3.1.2 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第21-22页
        3.1.3 合理的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第22-23页
        3.1.4 持续的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第23-25页
    3.2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取得的成效第25-27页
        3.2.1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增强第25页
        3.2.2 农业组织程度不断提升第25-26页
        3.2.3 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第26-27页
        3.2.4 农业区域功能逐渐完善第27页
    3.3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7-30页
        3.3.1 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本身的局限性第27-28页
        3.3.2 兼顾经济生态同步发展的艰巨性第28-29页
        3.3.3 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第29-30页
4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中的地方政府管理行为分析第30-37页
    4.1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管理行为第30-34页
        4.1.1 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第30页
        4.1.2 地方政府的项目管理第30-31页
        4.1.3 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第31-34页
    4.2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管理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4-35页
        4.2.1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有漏洞第34页
        4.2.2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有难度第34-35页
        4.2.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有偏差第35页
    4.3 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管理行为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5-37页
        4.3.1 政府自身角色定位不明晰第35-36页
        4.3.2 政府行政体制机制不完善第36页
        4.3.3 政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烈第36-37页
5 加快推进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策略第37-44页
    5.1 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保障体系第37-39页
        5.1.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生态化资源保障体系第37-38页
        5.1.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生态化技术保障体系第38-39页
        5.1.3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生态化组织保障体系第39页
    5.2 强化市场带动,不断完善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运行机制第39-41页
        5.2.1 引入群众参与机制第39-40页
        5.2.2 扩大市场运行机制第40页
        5.2.3 完善社会服务机制第40-41页
    5.3 强化制度保障,科学规范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行为第41-42页
        5.3.1 在职能定位上,科学优化政府权力配置第41页
        5.3.2 在执政管理上,准确把握多元载体治理第41-42页
        5.3.3 在权责约束上,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第42页
    5.4 强化服务兜底,加快提升文成县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效能第42-44页
        5.4.1 开展服务文化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意识第42-43页
        5.4.2 完善服务激励机制,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第43页
        5.4.3 加强服务实绩监督,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第43-44页
6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书目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遗留宅基地处置的实践与难点--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为例
下一篇:澳洲联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