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零 绪论 | 第8-25页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 | 第8-22页 |
0.1.1 选题缘由 | 第8-13页 |
0.1.2 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0.2 研究目的、方法、理论依据及语料来源 | 第22-25页 |
0.2.1 研究目的、方法、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0.2.2 语料来源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复数词尾“每(们)”比较 | 第25-37页 |
1.1 无生命的事物名词+每(们) | 第25-29页 |
1.2 指示代词+每(们) | 第29-32页 |
1.3 VP+的+每(们) | 第32-34页 |
1.4 N每(们)+N每(们)+N每(们) | 第34-35页 |
1.5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二章 语义格范畴比较 | 第37-59页 |
2.1 受事格 | 第39-41页 |
2.2 与事格 | 第41-45页 |
2.3 同事格 | 第45-48页 |
2.4 比较格 | 第48-49页 |
2.5 工具格 | 第49-52页 |
2.6 处所格 | 第52-55页 |
2.7 依据格 | 第55-57页 |
2.8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三章 语序类型比较 | 第59-81页 |
3.1 小句成分语序 | 第60-65页 |
3.2 前置词-后置词 | 第65-68页 |
3.3 附置词短语和核心动词的相对语序 | 第68-71页 |
3.4 比较句中比较标准和形容词的语序 | 第71-74页 |
3.5 助动词和主要动词的语序 | 第74-79页 |
3.6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特殊助词和动词比较 | 第81-98页 |
4.1 者 | 第81-83页 |
4.2 着 | 第83-86页 |
4.3 呵 | 第86-90页 |
4.4 么道 | 第90-92页 |
4.5 上/上头 | 第92-94页 |
4.6 有 | 第94-96页 |
4.7 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98-104页 |
5.1 对研究目的的两点回答 | 第98-102页 |
5.1.1 蒙式汉语、“汉儿言语”、西北接触方言的关系 | 第98-100页 |
5.1.2 对西北接触方言的探讨 | 第100-102页 |
5.2 研究推进与不足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