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远程教学中的有效交互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导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网络远程教学概述第14-16页
   ·国内外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研究综述第16-19页
     ·国外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研究综述第17-18页
     ·国内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研究综述第18-19页
   ·系统科学理论及方法概述第19-21页
   ·概率理论及矩阵知识基础第21-24页
   ·可靠性的概念及模型第24-26页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及学习结果分类第26-28页
第3章 网络远程教学中的交互第28-37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定义与范畴第28-33页
     ·交互的本质及内涵第28-29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理论基础第29-30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定义与范畴第30-32页
     ·交互在网络远程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第32-33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特点及类型第33-35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特点第33-34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的类型第34-35页
   ·网络远程教学中交互的性质第35-37页
     ·主动交互第35-36页
     ·非主动交互第36-37页
第4章 有效交互的概念第37-42页
   ·有效交互的定义第37-39页
     ·定义的方法第37-38页
     ·有效交互的定义第38-39页
     ·关于有效交互定义的几点说明第39页
   ·研究有效交互的必要性及意义第39-42页
     ·有效地促进远程学习者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第40页
     ·有效地促进网络远程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第40页
     ·提高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并提升其形象第40-42页
第5章 网络远程教学中有效交互的理论模型及可靠性第42-77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结构分析第42-54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的构成第42-46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联结构分析第46-53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流分析第53-54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系统模型第54-60页
     ·学习过程的会话模型第54-55页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第55-56页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层次塔第56-57页
     ·对网络远程教学交互模型的补充和发展第57-60页
   ·网络远程教学交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0-63页
   ·网络远程教学中有效交互理论模型的构建第63-73页
     ·有效交互理论模型的构建原则第63-64页
     ·有效交互理论模型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64-65页
     ·有效交互理论模型的内容第65-73页
   ·有效交互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第73-77页
     ·有效交互的可靠性第73-74页
     ·有效交互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第74-77页
第6章 关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远程培训的有效交互实验研究第77-100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项目简介第77-78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平台简介第78-80页
   ·有效交互的实验研究第80-97页
     ·实验的理论依据第81-82页
     ·实验流程设计第82-84页
     ·实验目的第84页
     ·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第84页
     ·实验过程第84-90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90-96页
     ·结果讨论第96-97页
   ·基于有效交互的网络远程教学策略设计第97-100页
第7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第100-102页
附录第102-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下一篇:黔南州电子政务OA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