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图像处理在嵌入式芯片上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1 不同嵌入式芯片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2 DSP芯片上实现图像复原的优势 | 第14-15页 |
1.3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5-19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2章 双核DSP硬件平台与SYS/BIOS操作系统 | 第19-31页 |
2.1 DSP芯片的选型 | 第19-20页 |
2.1.1 DSP芯片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1.2 各类DSP芯片的对比 | 第20页 |
2.2 硬件系统框架结构 | 第20-22页 |
2.2.1 TMS320C6657硬件平台的系统布局 | 第21页 |
2.2.2 主要模块与接口 | 第21-22页 |
2.3 多核软件开发框架 | 第22-25页 |
2.3.1 MCSDK的系统架构 | 第22-23页 |
2.3.2 MCSDK的主要模块介绍 | 第23-25页 |
2.3.3 CCS集成开发环境 | 第25页 |
2.4 SYS/BIOS实时操作系统 | 第25-29页 |
2.4.1 SYS/BIOS中的多线程 | 第25-27页 |
2.4.2 RTSC实时软件组件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图像复原算法移植 | 第31-45页 |
3.1 图像复原算法 | 第31-33页 |
3.1.1 图像复原的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3.1.2 统一图像复原方法的基本流程 | 第32-33页 |
3.2 双核DSP内存管理 | 第33-36页 |
3.2.1 链接命令文件对内存的规划 | 第33-35页 |
3.2.2 SYS/BIOS下的内存配置与管理 | 第35-36页 |
3.3 图像复原算法的移植 | 第36-43页 |
3.3.1 基于裸机的移植 | 第37-39页 |
3.3.2 基于SYS/BIOS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39-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图像复原算法的优化 | 第45-55页 |
4.1 算法的优化思想 | 第45-48页 |
4.1.1 对算法运行时间的检测 | 第45-46页 |
4.1.2 算法运行时间的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4.2 矩阵乘法的优化 | 第48-53页 |
4.2.1 基于提高cache命中率的优化策略 | 第48-51页 |
4.2.2 基于流水线展开的优化策略 | 第51-53页 |
4.3 其他优化方法的运用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图像复原的双核并行与系统实现 | 第55-65页 |
5.1 双核并行的解决方式 | 第55-59页 |
5.1.1 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 | 第55-56页 |
5.1.2 核间通信在双核并行中的运用 | 第56-59页 |
5.2 复原算法在双核并行中的实现 | 第59-62页 |
5.2.1 矩阵乘法运算的双核并行 | 第59-60页 |
5.2.2 重建函数的双核并行 | 第60-62页 |
5.3 图像复原系统实验 | 第62-64页 |
5.3.1 软件系统调度 | 第63页 |
5.3.2 实验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基于DM8148平台的气体检测实现 | 第65-75页 |
6.1 达芬奇DSP平台在气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65-68页 |
6.1.1 硬件平台架构 | 第65-66页 |
6.1.2 MCFW软件架构 | 第66-68页 |
6.2 软件工程框架 | 第68-71页 |
6.2.1 系统工程 | 第68-70页 |
6.2.2 多任务并行框架 | 第70-71页 |
6.3 红外气体检测实验 | 第71-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76页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