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1.1.1 核能的发展 | 第7页 |
1.1.2 水样中放射性核素的回收方法 | 第7-10页 |
1.2 现有吸附材料的分类 | 第10-14页 |
1.2.1 天然吸附材料 | 第10-13页 |
1.2.2 人工合成吸附材料 | 第13-14页 |
1.3 磁性纳米材料 | 第14-20页 |
1.3.1 磁性纳米粒子简介 | 第14-15页 |
1.3.2 合成方法 | 第15-16页 |
1.3.3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 第16-18页 |
1.3.4 应用领域 | 第18-20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3 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磁性吸附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27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 材料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1 Py-Fe_3O_4的制备 | 第22页 |
2.2.2 Di-Fe_3O_4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4 吸附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4.1 吸附方法 | 第24页 |
2.4.2 吸附后上清液中Sr(Ⅱ),Th(Ⅳ)的测量 | 第24-26页 |
2.4.3 吸附率的计算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表征及吸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41页 |
3.1 材料表征结果 | 第27-31页 |
3.1.1 FT-IR谱图 | 第27-28页 |
3.1.2 XRD谱图 | 第28页 |
3.1.3 磁滞回线 | 第28-30页 |
3.1.4 SEM表征 | 第30-31页 |
3.2 Py-Fe_3O_4对Sr(Ⅱ)的吸附 | 第31-36页 |
3.2.1 振荡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吸附边界 | 第32页 |
3.2.3 温度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 Di-Fe_3O_4对Th(Ⅳ)的吸附 | 第36-41页 |
3.3.1 振荡时间的影响 | 第36页 |
3.3.2 溶液pH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3 温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2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