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 合作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 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英语口语焦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 英语口语焦虑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英语口语焦虑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6-19页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第16页 |
二、焦虑 | 第16-17页 |
三、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合作学习法在解决高中生英语口语焦虑问题中的实验研究 | 第19-24页 |
一、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19页 |
(二) 实验内容 | 第19页 |
(三) 实验假设 | 第19页 |
(四) 实验对象 | 第19页 |
(五) 实验工具 | 第19-20页 |
(六) 数据收集 | 第20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20-24页 |
(一)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 | 第20-21页 |
(二) 实验中的教学阶段 | 第21-23页 |
(三) 实验后的调查分析阶段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 第24-41页 |
一、实验前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24-32页 |
(一)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简介 | 第24-32页 |
(二) 口语成绩与口语焦虑测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二、实验后的分析结果 | 第32-35页 |
(一) 口语成绩的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二) 口语焦虑问卷的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三) 前测和后测的对比分析 | 第34页 |
(四) 访谈结果 | 第34-35页 |
三、实验前后发现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 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的焦虑问题 | 第35-36页 |
(二) 合作学习分组不够合理导致的焦虑问题 | 第36页 |
(三) 合作学习时教师失效作用导致的焦虑问题 | 第36-37页 |
(四) 合作学习的角色分工不到位导致的焦虑问题 | 第37页 |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 第37-41页 |
(一) 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 第37-38页 |
(二) 教师要优化分组 | 第38-39页 |
(三) 教师要转换角色 | 第39-40页 |
(四) 教师要合理分工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一、结论 | 第41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