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减值改革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会计稳健性 | 第14-15页 |
二、资产减值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一、会计稳健性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二、资产减值的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第三章 资产减值与会计稳健性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第一节 会计稳健性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一、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学解释 | 第24页 |
二、会计稳健性的理论根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资产减值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一、基于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 | 第25-26页 |
二、稳健性原则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减值改革与会计稳健性探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减值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27-28页 |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27-28页 |
二、我国减值政策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28页 |
第二节 新减值政策的变化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28-31页 |
一、旧减值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新减值政策的改进 | 第28-30页 |
二、新资产减值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非有效性市场假设下的会计稳健性 | 第31-35页 |
一、资本市场有效性异化 | 第31-33页 |
二、非有效性市场假设下的会计稳健性研究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减值改革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 | 第35-41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及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二、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一、样本选择 | 第37-38页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1-44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 第43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