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现有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7-19页 |
| 2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理论渊源与制度选择 | 第19-25页 |
| 2.1 理论渊源:“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 | 第19-21页 |
| 2.2 制度选择一:一种理想化的“土地国有” | 第21-23页 |
| 2.3 制度选择二:作为妥协结果的“土地集体所有” | 第23-25页 |
| 3“强国家权力—强市场权利”的土地资源利用 | 第25-41页 |
| 3.1 权力配置失衡的土地管制 | 第25-33页 |
| 3.2 盲目的私权扩张 | 第33-39页 |
| 3.3 小结:“两强”博弈的过程、特征及危害 | 第39-41页 |
| 4 域外经验与借鉴 | 第41-48页 |
| 4.1 土地规划管制:土地开发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 | 第41-44页 |
| 4.2 土地开发权的分配 | 第44-46页 |
| 4.3 对域外经验的总结及借鉴 | 第46-48页 |
| 5 正确的土地利用:“公意”与“公益”的回归 | 第48-57页 |
| 5.1 加强权力制约与民主对话,构建“明智”土地管理者 | 第48-52页 |
| 5.2 完善并加强国家土地宏观调控,公平分配土地收益 | 第52-57页 |
| 6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