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2.1 相关学科的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2.1.1 道路生态学 | 第18-19页 |
2.1.2 景观生态学 | 第19-21页 |
2.1.3 景观美学 | 第21-22页 |
2.1.4 交通工程心理学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 第23-29页 |
3.1 高速公路 | 第23页 |
3.2 高速公路景观 | 第23-24页 |
3.3 生态景观林带 | 第24-25页 |
3.4 生态景观林带效益 | 第25-27页 |
3.4.1 生态效益 | 第25-26页 |
3.4.2 社会效益 | 第26页 |
3.4.3 经济效益 | 第26-27页 |
3.5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3.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 第27页 |
3.5.2 生态优先,景观辅之 | 第27-28页 |
3.5.3 安全有效,以人为本 | 第28页 |
3.5.4 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提升 | 第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设计内容 | 第29-38页 |
4.1 中央隔离带 | 第29-31页 |
4.2 路肩及边坡 | 第31-34页 |
4.2.1 植物固土工程技术 | 第32-33页 |
4.2.2 植物选择 | 第33-34页 |
4.3 两侧林带 | 第34页 |
4.4 山地绿化 | 第34-35页 |
4.5 景观节点 | 第35-37页 |
4.5.1 出入口 | 第35页 |
4.5.2 服务区 | 第35页 |
4.5.3 互通立交 | 第35-36页 |
4.5.4 隧道口 | 第36-37页 |
4.6 特殊地段处理 | 第3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 第38-42页 |
5.1 景观评价的起源 | 第38页 |
5.2 景观评价的方法 | 第38-39页 |
5.2.1 层次分析法 | 第38页 |
5.2.2 美景度评价法 | 第38-39页 |
5.2.3 审美评判测量法 | 第39页 |
5.2.4 描述因子法 | 第39页 |
5.3 描述因子法的评价体系 | 第39-41页 |
5.3.1 评价因子和权值的确定 | 第39-40页 |
5.3.2 分级指标 | 第40页 |
5.3.3 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增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设计案例与评价分析 | 第42-67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42-44页 |
6.1.1 地域特点 | 第42-43页 |
6.1.2 人文景观 | 第43-44页 |
6.2 工程介绍 | 第44-45页 |
6.2.1 区位分析 | 第44页 |
6.2.2 改造目的和总体目标 | 第44页 |
6.2.3 景观改造范围 | 第44页 |
6.2.4 建设选址 | 第44-45页 |
6.3 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6.3.1 现状植被 | 第45-46页 |
6.3.2 存在问题 | 第46页 |
6.4 设计构思及原则 | 第46-48页 |
6.5 沿途节点设计 | 第48-56页 |
6.5.1 扶罗互通立交 | 第48-49页 |
6.5.2 正果互通立交 | 第49-50页 |
6.5.3 小楼互通立交 | 第50-51页 |
6.5.4 黄岭香枢纽立交 | 第51-52页 |
6.5.5 派潭互通立交 | 第52-54页 |
6.5.6 坳背枢纽立交 | 第54-55页 |
6.5.7 河洞服务区 | 第55-56页 |
6.6 沿途标准段设计 | 第56-62页 |
6.6.1 标准段一 | 第56-58页 |
6.6.2 标准段二 | 第58-60页 |
6.6.3 标准段三 | 第60-61页 |
6.6.4 标准段四 | 第61-62页 |
6.7 植物意向 | 第62-63页 |
6.7.1 乔木 | 第62页 |
6.7.2 灌木 | 第62-63页 |
6.7.3 边坡、地被 | 第63页 |
6.8 评价分析 | 第63-66页 |
6.8.1 评价因子和权值 | 第63-64页 |
6.8.2 分级指标 | 第64页 |
6.8.3 计算过程 | 第64-66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一 增从高速公路景观评价调查问卷 | 第71-83页 |
附录二 增从高速公路景观评价实验得分数据统计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