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民事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虚假民事诉讼的概念、表现及行为特征 | 第7-11页 |
第一节 虚假民事诉讼的概念 | 第7-8页 |
第二节 虚假民事诉讼的行为表现 | 第8-9页 |
第三节 虚假民事诉讼行为的特征 | 第9-11页 |
第二章 虚假民事诉讼的成因分析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从道德诚信和经济学视角分析 | 第11-12页 |
一、社会诚信的缺失 | 第11-12页 |
二、虚假民事诉讼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失衡 | 第12页 |
第二节 司法制度层面上的分析 | 第12-16页 |
一、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失衡 | 第12-14页 |
二、司法被动性与司法能动性的失衡 | 第14-15页 |
三、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固有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从案件信息沟通渠道与办案主体方面分析 | 第16-19页 |
一、案件审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 第16-17页 |
二、法官和律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对虚假民事诉讼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对虚假民事诉讼进行法律规制的客观需求 | 第19-20页 |
一、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律秩序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二、维护司法权威的必要保障 | 第19-20页 |
三、保护案外人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 | 第20页 |
第二节 我国虚假民事诉讼的现状 | 第20-26页 |
一、虚假民事诉讼常态化存在的方式 | 第20-22页 |
二、虚假民事诉讼案件的类型化趋势 | 第22-24页 |
三、虚假民事诉讼的危害性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域外法的相关规定及其对我国法律的启示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定 | 第26-28页 |
一、日本关于恶意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6-27页 |
二、葡萄牙和我国澳门地区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美英法系国家关于恶意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一、美国关于恶意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二、英国关于恶意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9页 |
第三节 从域外法的相关规定探析我国的法律规制 | 第29-32页 |
一、我国关于虚假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二、借鉴与启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虚假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 | 第32-39页 |
第一节、程序法对虚假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 | 第32-36页 |
一、从诉权上对虚假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 | 第32-34页 |
二、其它方面对虚假民事诉讼的规制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实体法对虚假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 | 第36-39页 |
一、刑法修正案九确立的虚假诉讼罪 | 第36-37页 |
二、确立虚假民事诉讼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