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语 | 第7-8页 |
一、侦查阶段应否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理论与实践 | 第8-13页 |
(一) 应否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理论之争 | 第8-10页 |
1、认为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应该享有调查取证权 | 第8-9页 |
2、认为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不该享有调查取证权 | 第9-10页 |
(二)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域外考察 | 第10-13页 |
1、大陆法系国家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 第10页 |
2、英美法系国家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调查取证权 | 第10-12页 |
3、两大法系国家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二、我国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研究 | 第13-23页 |
(一)我国是否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 | 第13-20页 |
1、我国是否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理论之争 | 第13-15页 |
2、我国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实证研究 | 第15-18页 |
3、我国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的是有限制的调查取证权 | 第18-20页 |
(二)我国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过于薄弱的原因 | 第20-21页 |
(三)我国赋予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价值 | 第21-23页 |
1、保障侦查的全面客观 | 第21-22页 |
2、对侦查程序“双重目的”的回归 | 第22页 |
3、对“单轨制侦查论”的批评 | 第22-23页 |
三、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与侦查权的冲突与协调 | 第23-26页 |
(一)侦查阶段可能引起的冲突 | 第23-25页 |
1、理论中的区别 | 第23-24页 |
2、现实上的冲突和难题 | 第24-25页 |
(二)冲突的协调与解决 | 第25-26页 |
1、细化权力与权利的配置 | 第25-26页 |
2、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提高法律职业共同体认同感 | 第26页 |
四、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建构 | 第26-36页 |
(一)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具体化设计 | 第26-29页 |
1、法律应当允许私人侦探介入刑事案件的调查 | 第26-27页 |
2、建立公检法机关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27页 |
3、赋予律师豁免权与在场权 | 第27-29页 |
(二)转变救济模式,完善救济制度 | 第29-34页 |
1、律师辩护权受到侵害后得不到检察机关的有效救济 | 第29-31页 |
2、以法院为救济,实施调查令 | 第31-34页 |
3、明确法律地位,完善救济程序 | 第34页 |
(三)建立侵犯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程序性制裁规则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