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 第9-11页 |
一、庆阳地区音乐文化、民俗文化概况 | 第11-13页 |
(一)、庆阳地区音乐文化概况 | 第11-12页 |
(二)、庆阳地区民俗文化概况 | 第12-13页 |
二、 庆阳婚丧唢呐历史发展脉络及当前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一)、庆阳婚丧唢呐历史渊源及发展承继 | 第13-14页 |
(二)、庆阳婚丧唢呐当前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三、庆阳婚丧唢呐音乐本体研究 | 第15-30页 |
(一)、旋律音调分析 | 第15-20页 |
(二)、曲式结构分析 | 第20-22页 |
(三)、节奏、节拍与速度 | 第22页 |
(四)、民族化的支声性复调织体 | 第22-24页 |
(五)、乐队配置分析及乐器介绍 | 第24-26页 |
(六)、花音、苦音曲牌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七)、庆阳婚丧唢呐音乐曲牌来源考证 | 第27-29页 |
(八)、庆阳婚丧唢呐演奏技法特点 | 第29-30页 |
四、庆阳婚丧唢呐的社会文化功能与民俗性特征 | 第30-40页 |
(一)、庆阳婚丧唢呐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30-31页 |
(二)、庆阳婚丧唢呐音乐的民俗性特征 | 第31-40页 |
五、庆阳婚丧唢呐艺人小传及演出获奖情况 | 第40-43页 |
(一)、庆阳婚丧唢呐艺人小传 | 第40-41页 |
(二)、庆阳婚丧唢呐演出及获奖情况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图谱例索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