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中的农民维权行动研究--以G县H乡H村土地纠纷事件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一) 关于土地纠纷的文献述评 | 第11-13页 |
(二) 关于农民维权行动的文献述评 | 第13-16页 |
(三) 关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文献述评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0-25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一) 土地纠纷 | 第20页 |
(二) 维权 | 第20-21页 |
(三) 行动逻辑 | 第21页 |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一)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21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一) 抽样方法 | 第22页 |
(二) 收集资料的方法 | 第22-23页 |
(三)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 第23页 |
(四) 内容分析方法 | 第23页 |
四、调查地的选择 | 第23-25页 |
第三章 G县H乡H村简况及土地纠纷事件 | 第25-33页 |
一、G县H乡H村简况 | 第25-29页 |
(一) H乡简况 | 第25-26页 |
(二) H村简况 | 第26页 |
(三) 小城镇建设简况 | 第26-29页 |
二、土地纠纷事件简介 | 第29-33页 |
(一) 当事人简介 | 第29-30页 |
(二) 纠纷事件简介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农民土地纠纷事件的分析 | 第33-43页 |
一、农民土地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一) 土地纠纷发生原因之宏观解读 | 第33-36页 |
(二) 土地纠纷发生原因之微观解读 | 第36-38页 |
二、农民土地纠纷的发生与演变 | 第38-43页 |
(一) “前台”的公开对抗 | 第38-39页 |
(二) “后台”的“日常形式的抵抗” | 第39-41页 |
(三) 土地纠纷在双方的僵持中延续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土地纠纷中农民维权的策略选择及维权逻辑 | 第43-60页 |
一、土地纠纷中农民维权的策略选择 | 第43-50页 |
(一) “拉”关系 | 第43-45页 |
(二) 弱者的强武器 | 第45-47页 |
(三) “摆死人阵” | 第47-49页 |
(四) 死缠硬磨 | 第49-50页 |
二、土地纠纷中农民维权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4页 |
(一) 社会地位和个人地位 | 第51页 |
(二) 人情 | 第51-53页 |
(三) 脸和面子 | 第53-54页 |
三、农民维权的逻辑 | 第54-60页 |
(一) 农民公私观念的嬗变 | 第54-56页 |
(二) 人际关系中情、利并举 | 第56-57页 |
(三) 传统亲缘关系的断裂与重构 | 第57-58页 |
(四) 农民原子化倾向逐渐显化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4页 |
一、结论 | 第60-61页 |
二、讨论 | 第61-62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