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质量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关于社区服务的基本理论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社区服务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16页 |
二、服务质量的基本特性 | 第16-17页 |
三、服务质量维度 | 第17页 |
四、电子服务质量的属性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18-23页 |
一、我国社区服务发展进程 | 第18-20页 |
二、传统社区服务中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 第20-21页 |
三、传统社区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质量的内在关系 | 第23-27页 |
一、社区服务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 第23-24页 |
二、信息技术对社区服务新模式实现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信息化对社区服务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 | 第27-33页 |
第一节 信息化强化服务特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提高了社区服务的可靠度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信息技术改善了社区服务的回应度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信息技术维护了社区服务的信用度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中应用的成效与问题:以南湖区为例 | 第33-46页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南湖区社区服务中的应用进程 | 第33-36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南湖区社区服务中应用的特点 | 第36-40页 |
一、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导向 | 第36页 |
二、建立互补共赢的五元投资运行结构 | 第36页 |
三、建立城乡一体的社区信息化大服务体系 | 第36-37页 |
四、建立“七大要素”保障体系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南湖区社区服务中应用的实践效果 | 第40-41页 |
一、转变了社区治理方式 | 第40页 |
二、促进了居民参与和民主自治 | 第40-41页 |
三、改进了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 | 第41页 |
第四节 信息技术在南湖区社区服务中应用的问题 | 第41-46页 |
一、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不足 | 第42页 |
二、信息技术应用缺乏统一规划与组织 | 第42-43页 |
三、人才和资金匮乏 | 第43-44页 |
四、社区居民应用不广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对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的建议 | 第46-55页 |
第一节 加深对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中应用的认识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深化社区服务改革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 | 第47-49页 |
第三节 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 | 第49-51页 |
一、强化功能推进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 第49页 |
二、优化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49-50页 |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50页 |
四、向各个层面延伸服务 | 第50-51页 |
第四节 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 | 第51-52页 |
一、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 | 第51页 |
二、加强社区服务信息技术的有形展示 | 第51-52页 |
三、加大对市民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教育 | 第52页 |
第五节 健全信息技术应用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 第52-55页 |
一、强化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 | 第52-53页 |
二、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工作人员素质 | 第53页 |
三、强化外部监督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