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44页 |
1.1 PTCA 与抑制再狭窄药物 | 第19-29页 |
1.1.1 亲水药物阿司匹林 | 第20-21页 |
1.1.2 亲油药物普罗布考 | 第21-22页 |
1.1.3 亲核一氧化氮供体药物 | 第22-29页 |
1.2 壳聚糖 | 第29-34页 |
1.2.1 化学结构 | 第29页 |
1.2.2 物化性质 | 第29-30页 |
1.2.3 壳聚糖的制备及参数测定 | 第30-31页 |
1.2.4 医学特性及应用 | 第31-34页 |
1.3 壳聚糖纳米载药系统 | 第34-38页 |
1.3.1 壳聚糖纳米粒的作用 | 第34-35页 |
1.3.2 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5-38页 |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靶向载药 | 第38-41页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41-44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1-42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2-44页 |
第二章 壳聚糖季胺盐改性及其改性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 第44-59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试验部分 | 第45-48页 |
2.2.1 壳聚糖季胺盐改性 | 第45-47页 |
2.2.2 改性壳聚糖的抗氧化性测定 | 第47-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2.3.1 改性产物的表征 | 第48-51页 |
2.3.2 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51-58页 |
2.4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季铵盐改性壳聚糖及其负载BSA 性能的研究 | 第59-88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试验部分 | 第60-63页 |
3.2.1 药品 | 第60页 |
3.2.2 O-(2-羟基)丙基-3-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O-HTCC)的制备 | 第60页 |
3.2.3 CS 纳米粒子,O-HTCC 纳米粒子及CS 和GTMAC 共混纳米粒子(PBN)的制备 | 第60页 |
3.2.4 CS 纳米粒子,O-HTCC 纳米粒子及PBN 负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制备 | 第60-61页 |
3.2.5 包封BSA 的纳米粒子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 第61页 |
3.2.6 包封BSA 的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 | 第61页 |
3.2.7 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61-6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3-87页 |
3.3.1 O-HTCC 纳米粒子性能研究 | 第63-71页 |
3.3.2 O-HTCC 负载BSA 的纳米粒子及其BSA 释放性能研究 | 第71-79页 |
3.3.3 O-HTCC 负载BSA 的纳米粒子中BSA 晶体结构研究 | 第79-87页 |
3.4 结论 | 第87-88页 |
第四章 季铵盐改性壳聚糖负载治疗PTCA 术后再狭窄药物的研究 | 第88-110页 |
4.1 引言 | 第88-92页 |
4.1.1 药物控制释放 | 第88-89页 |
4.1.2 壳聚糖 | 第89-90页 |
4.1.3 阿司匹林 | 第90-91页 |
4.1.4 普罗布考 | 第91-92页 |
4.1.5 NO 及其供体 | 第92页 |
4.1.6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2页 |
4.2 O-HTCC 纳米粒子负载ASA 和PRO 的研究 | 第92-100页 |
4.2.1 试验部分 | 第92-94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0页 |
4.2.3 小结 | 第100页 |
4.3 季铵盐改性壳聚糖负载NO 分子的研究 | 第100-109页 |
4.3.1 试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9页 |
4.3.3 小结 | 第109页 |
4.4 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五章 叶酸改性壳聚糖及其NO 负载性能的研究 | 第110-129页 |
5.1 引言 | 第110-111页 |
5.2 试验部分 | 第111-115页 |
5.2.1 药品与仪器 | 第111页 |
5.2.2 叶酸改性壳聚糖 | 第111-112页 |
5.2.3 叶酸改性壳聚糖负载NO 反应 | 第112-113页 |
5.2.4 叶酸改性壳聚糖的NO 释放实验 | 第113页 |
5.2.5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第113页 |
5.2.6 叶酸改性O-羧甲基壳聚糖和改性O-HTCC 的制备 | 第113-114页 |
5.2.7 FA-HTCC-NO 的合成及其NO 释放试验 | 第114页 |
5.2.8 叶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14页 |
5.2.9 叶酸改性壳聚糖及其与NO 加成物的表征 | 第114-11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8页 |
5.3.1 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115-120页 |
5.3.2 合成产物的核磁共振H 谱(~1H-NMR)C 谱(~(13)C-NMR)表征 | 第120-124页 |
5.3.3 合成产物负载NO 后的NO 释放曲线比较 | 第124-128页 |
5.4 结论 | 第128-129页 |
第六章 葡萄糖酸(GA)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负载NO 性能的研究 | 第129-143页 |
6.1 引言 | 第129页 |
6.2 试验部分 | 第129-133页 |
6.2.1 药品与仪器 | 第129-130页 |
6.2.2 SBC 和SBCS 的制备 | 第130-131页 |
6.2.3 SBC 和SBCS 负载NO 反应 | 第131-132页 |
6.2.4 SBC-N0 和SBCS-NO 加成产物的NO 释放试验 | 第132页 |
6.2.5 葡萄糖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SBCS)制得的纳米粒子的初步研究 | 第132页 |
6.2.6 葡萄糖酸改性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 | 第132-13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33-142页 |
6.3.1 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133-139页 |
6.3.2 合成产物的核磁表征(1H-NMR 和 13C-NMR) | 第139-140页 |
6.3.3 NO 释放性能的研究 | 第140-141页 |
6.3.4 D-葡萄糖酸改性羧甲基壳聚糖产物制得纳米粒子的研究 | 第141-142页 |
6.4 结论 | 第142-14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43-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