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柑桔黄龙病及其病原菌 | 第12-13页 |
1.2.1 柑桔黄龙病及其主要危害 | 第12-13页 |
1.2.2 柑桔黄龙病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1.3 柑桔木虱 | 第13-14页 |
1.3.1 柑桔木虱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3.2 黄龙病菌在柑桔木虱体内循回过程 | 第14页 |
1.4 昆虫内生细菌 | 第14-16页 |
1.4.1 昆虫内生细菌概述 | 第14-16页 |
1.4.2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5 PCR-DGGE 技术原理及应用 | 第16-17页 |
1.5.1 PCR-DGGE 技术原理 | 第16-17页 |
1.5.2 PCR-DGGE 技术的应用优缺点 | 第17页 |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传统分离培养 | 第19-30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9-21页 |
2.1.1 供试柑桔木虱材料 | 第19-21页 |
2.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2 方法 | 第21-27页 |
2.2.1 柑桔木虱样品表面消毒 | 第21-22页 |
2.2.2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总 DNA 提取 | 第22页 |
2.2.3 柑桔木虱样品 Ca.L.asiaticus 带菌量测定 | 第22-24页 |
2.2.4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分离纯化 | 第24页 |
2.2.5 内生细菌 16S rDNA 片段扩增 | 第24页 |
2.2.6 纯化 PCR 产物 | 第24-25页 |
2.2.7 PCR 产物连接与转化 | 第25-26页 |
2.2.8 阳性克隆筛选并测序 | 第26页 |
2.2.9 可培养细菌生理生化鉴定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3.1 内生细菌 16S rDNA 的扩增 | 第27页 |
2.3.2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7-28页 |
2.3.3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 第28-30页 |
3 不同木虱样本 16S rDNA-DGGE | 第30-40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3.1.1 供试柑桔木虱样品 | 第30页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PCR-DGGE) | 第30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3.2 方法 | 第31-35页 |
3.2.1 柑桔木虱样品表面 DNA 的去除 | 第31页 |
3.2.2 不同柑桔木虱样本内生细菌 DNA 的提取及 Ca.L.asiaticus 带菌量测定 | 第31-32页 |
3.2.3 柑桔木虱内生细菌 16S rDNA 片段扩增 | 第32-33页 |
3.2.4 PCR 产物的 DGGE 分离 | 第33-35页 |
3.2.5 DGGE 分离条带的回收与纯化 | 第35页 |
3.2.6 16S rDNA 片段的再扩增 | 第35页 |
3.2.7 16S rDNA 片段的克隆测序 | 第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3.3.1 木虱样品表面瞬时消毒法 | 第35-36页 |
3.3.2 16S rDNA 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36-37页 |
3.3.3 扩增产物的 DGGE 分离图谱及测序结果 | 第37-40页 |
4 部分菌株与黄龙病相关关系初步研究 | 第40-45页 |
4.1 材料与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4.2 方法 | 第40-41页 |
4.2.1 引物可用性检验 | 第41页 |
4.2.2 内生细菌定量检测 | 第41页 |
4.2.3 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相关关系初步研究 | 第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4.3.1 内生细菌 q-PCR 引物验证 | 第41-42页 |
4.3.2 内生细菌 q-PCR 定量检测 | 第42-45页 |
5 讨论 | 第45-50页 |
5.1 有关本研究所用实验方法和所得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45-46页 |
5.2 有关木虱可培养内生细菌功能验证的讨论 | 第46-50页 |
6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