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封禅文研究
中文内容摘要 | 第4-6页 |
英文内容摘要 | 第6页 |
第一章 中古封禅文的特征与范围 | 第10-15页 |
一 封禅文与符命文 | 第10-12页 |
二 封禅文的特征 | 第12页 |
三 封禅文的范围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中古封禅文的体制 | 第15-29页 |
一 中古封禅碑刻文的体式 | 第15-19页 |
1. 结构差异 | 第15-16页 |
2. 音韵句式差异 | 第16-17页 |
3. 风格差异 | 第17-19页 |
二 中古封禅奏议文的体式 | 第19-23页 |
1 劝行封禅仪类 | 第19-21页 |
2 讨论封禅仪节类 | 第21-23页 |
三 中古封禅诏令文的体式 | 第23-27页 |
四 中古封禅文的其他体式 | 第27-28页 |
五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古封禅文的文化内涵 | 第29-44页 |
一 泰山封禅的定型与背景 | 第29-34页 |
1. 封禅是否仅于泰山 | 第29-30页 |
2. 泰山何以成为封禅正宗之地 | 第30-34页 |
二 封禅的功能与封禅文的意义 | 第34-36页 |
三 中古封禅文的神话价值 | 第36-44页 |
1. 封禅与神话 | 第36-37页 |
2. 中古封禅文神话的构成 | 第37-39页 |
3. 中古封禅文的神话特征 | 第39-41页 |
4. 中古封禅文神话的文学功能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