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及范畴界定 | 第13-19页 |
2.1 心理韧性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心理韧性的内涵 | 第13-14页 |
2.1.2 员工心理韧性的定义 | 第14页 |
2.2 心理韧性的构成及衡量 | 第14-19页 |
2.2.1 心理韧性构成维度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2.2 心理韧性与软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 第16-17页 |
2.2.3 中国跨国企业员工心理韧性的维度确定 | 第17-19页 |
3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命题假设 | 第19-24页 |
3.1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3.2 中国跨国企业员工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 第20-24页 |
4 变量选择与问卷设计 | 第24-27页 |
4.1 心理韧性衡量量表的变量选择 | 第24-25页 |
4.2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量表的变量选择 | 第25-27页 |
5 问卷分析 | 第27-33页 |
5.1 样本选取 | 第27-29页 |
5.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7页 |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5.2 研究工具 | 第29页 |
5.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9-33页 |
5.3.1 心理韧性衡量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5.3.2 心理韧性影响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1-33页 |
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修正 | 第33-44页 |
6.1 模型构建及潜变量和观察变量的设定 | 第33-35页 |
6.2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 第35页 |
6.3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与评价 | 第35-38页 |
6.4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第38-44页 |
7 结构方程模型解释 | 第44-49页 |
8 策略建议 | 第49-52页 |
8.1 组织层面建议 | 第49-50页 |
8.1.1 营造同事间和谐、互助、融洽、开放、共享的工作氛围 | 第49页 |
8.1.2 给予员工更多的支持 | 第49-50页 |
8.1.3 制定内在和外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 第50页 |
8.2 个人层面建议 | 第50-52页 |
8.2.1 提高自身在压力下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50页 |
8.2.2 加强自信心与人际互动 | 第50页 |
8.2.3 强化自身对目标的确定性 | 第50-51页 |
8.2.4 培养主观能动性及适应能力 | 第51-52页 |
9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9.1 研究总结 | 第52页 |
9.2 主要创新 | 第52-53页 |
9.3 局限与展望 | 第53-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