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概述 | 第15-3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1.3 中国铁路重载发展历程 | 第18-2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我国重载列车的开行状况 | 第30-35页 |
2.1 大秦铁路 | 第30-31页 |
2.2 晋中南铁路通道 | 第31-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 | 第35-44页 |
3.1 简述 | 第35页 |
3.2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 第35-36页 |
3.3 具有干摩擦阻尼特性的重载车辆缓冲器的力学特性 | 第36-37页 |
3.4 纵向动力学方程的高精度平衡迭代数值解法 | 第37-40页 |
3.5 空气制动系统模型 | 第40-41页 |
3.6 机车牵引/电制力 | 第41页 |
3.7 基本运行阻力计算 | 第41页 |
3.8 曲线及坡道阻力 | 第41-42页 |
3.9 仿真计算说明 | 第42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紧急制动能力的研究 | 第44-57页 |
4.1 机车车辆 | 第44-47页 |
4.2 编组方式 | 第47页 |
4.3 仿真工况 | 第47页 |
4.4 平直道紧急制动 | 第47-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长大下坡道的循环制动 | 第57-67页 |
5.1 27t轴重车辆编组 | 第57-60页 |
5.2 30t轴重车辆编组 | 第60-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27t轴重货物列车编组优化研究 | 第67-106页 |
6.1 试验验证 | 第67-69页 |
6.2 编组方案 | 第69-70页 |
6.3 不同轴重重车编组方案优化 | 第70-74页 |
6.4 空、重混编时的空车编挂合理的位置 | 第74-79页 |
6.5 数值验证 | 第79-10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7. 30t轴重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学安全性研究 | 第106-119页 |
7.1 凹形变坡 | 第106-109页 |
7.2 凸形变坡 | 第109-112页 |
7.3 牵引杆及不同车钩间隙 | 第112-115页 |
7.4 不同的操纵条件 | 第115-117页 |
7.5 ECP | 第117-118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19-120页 |
8.2 创新成果 | 第120页 |
8.3 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126-128页 |
附录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8-129页 |
中英文详细摘要 | 第129-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