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针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材料施工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13页 |
1.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室内试验研究 | 第13页 |
1.3.3 推广型试验仪器的研究及相应试验方法的推荐 | 第13-14页 |
1.3.4 实体工程验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材料施工情况调查测试与分析 | 第15-30页 |
2.1 压实机械的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2.1.1 压路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2.1.2 振动压路机参数 | 第17-18页 |
2.1.3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常用压路机及其性能调查 | 第18-22页 |
2.2 依托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状况及机械组成 | 第22-28页 |
2.2.1 水泥稳定类路面基层工程状况及机械组成 | 第22-25页 |
2.2.2 石灰粉煤灰类稳定基层材料基层工程情况及机械组成 | 第25-28页 |
2.3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基层材料调查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室内试验研究 | 第30-43页 |
3.1 路面振动压实理论 | 第30-31页 |
3.2 室内碾压振动压实试验机的研制 | 第31-39页 |
3.2.1 试验机技术性能指标的初步确定 | 第31页 |
3.2.2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轮碾式振动压实试验机 | 第31-33页 |
3.2.3 室内试验选材及基础材料试验 | 第33-35页 |
3.2.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碾压振动实验研究 | 第35-39页 |
3.2.5 试验仪器研制结论 | 第39页 |
3.3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法成型试验方法的提出 | 第39-42页 |
3.3.1 碾压振动法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及压实标准建议 | 第39-40页 |
3.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碾压振动成型方法的提出 | 第40页 |
3.3.3 碾压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弯拉强度及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提出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推广型实验仪器的研制及相应试验方法的推荐 | 第43-53页 |
4.1 振动压实力学试验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 第43-44页 |
4.1.1 试验机对道路状态的模拟 | 第43页 |
4.1.2 松铺系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4.2 仪器技术参数 | 第44-46页 |
4.3 仪器操作说明 | 第46页 |
4.4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碾压振动法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4.4.1 目的和使用范围 | 第46页 |
4.4.2 仪器设备 | 第46-47页 |
4.4.3 试验准备 | 第47页 |
4.4.4 试验步骤 | 第47-48页 |
4.4.5 计算与制图 | 第48-49页 |
4.4.6 精密度及允许误差 | 第49页 |
4.4.7 报告 | 第49页 |
4.5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碾压振动试件成型试验方法 | 第49-52页 |
4.5.1 目的和适用范围 | 第49页 |
4.5.2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4.5.3 试验准备 | 第50-51页 |
4.5.4 试验步骤 | 第51-52页 |
4.5.5 养生 | 第52页 |
4.5.6 测试 | 第52页 |
4.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强度、弯拉强度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实体工程验证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第53-70页 |
5.1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的铺筑 | 第53-60页 |
5.1.1 材料情况 | 第53页 |
5.1.2 试验路施工 | 第53-60页 |
5.2 石灰粉煤灰碎石试验段的铺筑 | 第60-65页 |
5.2.1 材料准备 | 第60-63页 |
5.2.2 试验数据的采集及对比 | 第63-65页 |
5.3 现场振动压路机与轮碾成型试验机碾压轮底部材料压强比对 | 第65-67页 |
5.3.1 现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压强测试 | 第65-66页 |
5.3.3 室内轮碾成型试验机碾压轮底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压强测试 | 第66-67页 |
5.4 碾压振动试验方法整体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第67-68页 |
5.4.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7-68页 |
5.4.2 对工程实体的社会效益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