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创业环境、创业效能感和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2-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2-13页
        二、研究框架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可能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3页
    第一节 创业及大学生创业第16-17页
        一、创业的概念第16-17页
        二、大学生创业内涵第17页
    第二节 创业环境文献综述第17-23页
        一、创业环境的概念第17-18页
        二、创业环境维度研究第18-19页
        三、创业环境研究模型第19-23页
    第三节 创业效能感文献综述第23-26页
        一、创业效能感的概念第23-24页
        二、创业效能感维度与测量第24-25页
        三、三元交互决定论第25-26页
    第四节 创业意愿文献综述第26-30页
        一、创业意愿的概念第26页
        二、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第26-28页
        三、创业意愿形成机制研究第28-30页
    第五节 核心变量的关系研究第30-33页
        一、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第30-31页
        二、创业环境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第31页
        三、创业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第31-33页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第33-37页
    第一节 模型构建第33页
    第二节 假设的提出第33-37页
        一、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假设第33-35页
        二、创业环境与创业效能感的关系假设第35-36页
        三、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假设第36页
        四、创业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假设第36-37页
第四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37-42页
    第一节 问卷设计第37-39页
        一、创业环境的测量第37-38页
        二、创业效能感的测量第38-39页
        三、创业意愿的测量第39页
        四、控制变量第39页
    第二节 问卷试测第39-40页
    第三节 数据收集第40-42页
        一、调查对象第40页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第40-42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42-57页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3页
    第二节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第43-47页
        一、信度检验第43页
        二、因子分析第43-47页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第四节 回归分析第48-57页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第48-49页
        二、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第49-50页
        三、创业环境与创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第50-52页
        四、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第52-53页
        五、创业效能感中介效应分析第53-5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61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57-59页
        一、研究结论第57-58页
        二、研究启示第58-59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59-61页
        一、研究局限第59-60页
        二、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情绪劳动与员工越轨行为的关系—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