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提高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实践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序言第9-12页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9页
        1.1.2 课题提出的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2章 论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2-20页
    2.1 学习积极性的界定第12页
    2.2 学习积极性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2.3 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理论依据第15-17页
        2.3.1 归因理论第15-16页
        2.3.2 建构主义理论第16页
        2.3.3 健康人格理论第16-17页
        2.3.4 学习理论与数学学习理论第17页
    2.4 概念发生的心理机制分析第17-18页
        2.4.1 依赖心理第17-18页
        2.4.2 厌烦心理第18页
        2.4.3 恐惧心理第18页
        2.4.4 满足心理第18页
        2.4.5 疑惑心理第18页
    2.5 概念发生的其它因素分析第18-20页
        2.5.1 社会与家庭的压力第18-19页
        2.5.2 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第19页
        2.5.3 教育教学方法的失误第19页
        2.5.4 青春期的困惑第19-20页
第3章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归因第20-30页
    3.1 调查目的第20页
    3.2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第20页
    3.3 调查结果和分析第20-25页
        3.3.1 对待数学的兴趣与态度第20-22页
        3.3.2 对待数学教科书和作业的态度第22-23页
        3.3.3 学校活动课与教师活动对你学习数学的影响情况第23-24页
        3.3.4 学生对学好数学的困惑与信心第24-25页
    3.4 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的结果显示第25-30页
        3.4.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第25-26页
        3.4.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关系第26-27页
        3.4.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的关系第27-28页
        3.4.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升学考试的关系第28-29页
        3.4.5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活动的关系第29-30页
第4章 提高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实践第30-43页
    4.1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30-33页
        4.1.1 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要更新第30-31页
        4.1.2 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和学习数学目的的教育第31-32页
        4.1.3 渗透数学史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第32-33页
    4.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第33页
    4.3 改革课题教学方式,转变课堂模式,开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第33-43页
        4.3.1 基于知识的互动教学策略第34-40页
        4.3.2 基于学生的互动教学策略第40-43页
第5章 结束语第43-47页
    5.1 研究结论第43-45页
    5.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与思考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50-52页
附录2 访谈记录第5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智慧形成原因的研究
下一篇:引导高中生进行数学解题反思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