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动避障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第8页
        1.2.2 无人机避障技术的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本文内容及基本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研究第12-20页
    2.1 多传感器融合的基本原理第12-13页
    2.2 多传感器融合的基本内容第13-17页
        2.2.1 多传感器融合的结构方式第13-14页
        2.2.2 多传感器融合的融合层次第14-15页
        2.2.3 多传感器融合的融合结构第15-17页
    2.3 多传感器融合的融合方法第17-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电力巡线无人机障碍建模与避障策略分析第20-34页
    3.1 电力巡线障碍物分析与建模第20-25页
        3.1.1 电力巡线障碍物分析第20页
        3.1.2 最小安全空间边界线的建立第20-21页
        3.1.3 最小安全空间的建模第21-25页
    3.2 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建模第25-29页
        3.2.1 输电线路周围电场数值计算方法第25-26页
        3.2.2 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建模第26-28页
        3.2.3 输电线路周围电场仿真第28-29页
    3.3 无人机自动避障策略第29-33页
        3.3.1 分层避障策略第29-31页
        3.3.2 动态避障策略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动避障技术研究第34-50页
    4.1 多传感器融合无人机避障方案分析第34-37页
        4.1.1 无人机避障常用传感器分析第34页
        4.1.2 无人机自动避障技术传感器选型第34-36页
        4.1.3 多传感器融合无人机避障方案第36-37页
    4.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无人机自动避障技术研究第37-48页
        4.2.1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第37-39页
        4.2.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无人机自动避障的实现第39-44页
        4.2.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4-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5.1 论文总结第50页
    5.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行时间法三维相机的深度图像增强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NoC的多核处理器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