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融合新闻的叙事研究--以2012-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3.1 融合新闻研究第10-13页
        1.3.2 普利策新闻奖研究第13-15页
        1.3.3 新闻叙事学奖研究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创新点与难点第18-20页
第2章 融合新闻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第20-29页
    2.1 融合新闻产生的背景第20-22页
        2.1.1 技术互联的支撑第20-21页
        2.1.2 用户市场的推动第21-22页
    2.2 普利策奖中的融合新闻作品统计(2012-2016 年)第22-26页
    2.3 分析框架建构第26-29页
        2.3.1 叙事语法第26-27页
        2.3.2 叙事空间第27-29页
第3章 融合新闻的叙事功能分析第29-39页
    3.1 普利策奖中融合新闻的叙事元素第29-33页
        3.1.1 文字与图片第30-31页
        3.1.2 音频与视频第31-32页
        3.1.3 地图与图表第32-33页
    3.2 普利策奖中融合新闻的开放式文本构成第33-37页
        3.2.1 超链接第34-35页
        3.2.2 数据分析与构建数据库第35页
        3.2.3 社交平台第35-37页
    3.3 普利策奖中融合新闻的叙事组合结构第37-39页
第4章 融合新闻的叙事空间分析第39-47页
    4.1 融合新闻中地志空间第39-41页
        4.1.1 融合新闻中对立的空间场景第39-40页
        4.1.2 融合新闻中人物存在的形式空间第40-41页
    4.2 融合新闻中的叙事时间第41-43页
    4.3 融合新闻的文本空间第43-47页
        4.3.1 文本中的叙事声音第43-45页
        4.3.2 用户的叙事声音第45-47页
第5章 对融合新闻及其新闻叙事的再思考第47-54页
    5.1 融合新闻的新型叙事与传统新闻叙事第47-50页
        5.1.1 基于技术发展上的叙事创新第47-48页
        5.1.2 基于传统新闻的叙事继承第48页
        5.1.3 融合新闻的新型叙事无法取代传统新闻叙事第48-49页
        5.1.4 融合新闻的实践对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丰富第49-50页
    5.2 融合新闻及其叙事的局限性第50-51页
        5.2.1 题材选择的有限性第50页
        5.2.2 叙事内容与节奏的不可把控性第50-51页
        5.2.3 新闻真实的不确切性第51页
    5.3 融合新闻的新型叙事对记者提出新的要求第51-54页
        5.3.1 合理把控叙事节奏与语境第51-52页
        5.3.2 合理利用开放式对话第52页
        5.3.3 从“作者威权”转向“叙事威权”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牌活化策略对城市形象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深圳为例
下一篇:《中国丛报》近代中国人形象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