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品牌活化策略对城市形象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深圳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创新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1 控制实验法第11-12页
        1.4.2 访谈法第12页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2页
    2.1 城市品牌第14-16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 品牌活化第16-19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2.3 刻板印象第19-22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2-37页
    3.1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第22-26页
        3.1.1 形象一致理论及品牌活化策略效果研究第22-23页
        3.1.2 心理补偿效应及城市类型的调节作用第23-24页
        3.1.3 研究模型第24-26页
    3.2 研究变量的测量第26-28页
        3.2.1 自变量第26-27页
        3.2.2 因变量第27-28页
        3.2.3 调节变量第28页
    3.3 前测第28-31页
    3.4 实验材料第31-34页
    3.5 实验流程第34-35页
    3.6 被试第35-37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第37-63页
    4.1 样本构成第37-40页
    4.2 信效度分析第40-51页
        4.2.1 量表信度分析第40-42页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2-46页
        4.2.3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6-51页
    4.3 操弄检验第51-55页
        4.3.1 城市类型操控检验第51-52页
        4.3.2 品牌活化策略操控检验第52-53页
        4.3.3 城市熟悉度及城市体验差异检验第53-55页
    4.4 假设检验第55-63页
        4.4.1 品牌活化策略的主效应第56-57页
        4.4.2 品牌活化策略和城市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第57-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63-68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5页
        5.1.1 品牌活化策略的主效应不显著第63-64页
        5.1.2 品牌活化策略和城市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第64-65页
    5.2 研究启示第65-66页
        5.2.1 品牌活化策略的双向效果第65页
        5.2.2 细分城市类型提高策略针对性第65页
        5.2.3 历史文化型城市活化策略的选择第65-66页
        5.2.4 科技创新型城市活化策略的选择第66页
        5.2.5 心理补偿效应的运用第66页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第66-68页
        5.3.1 研究样本第66-67页
        5.3.2 个人心理特质的影响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官方微信传播策略研究--以广州三所高校为样本
下一篇:融合新闻的叙事研究--以2012-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