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厂论文--汽车零部件厂论文

柔性生产方式下汽车零件生产线改进方法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方法分析第11-14页
    1.3 本文研究方法第14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4-16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6-30页
    2.1 柔性生产线平衡理论第16-20页
        2.1.1 名词术语解释第16-17页
        2.1.2 生产线平衡定义第17页
        2.1.3 生产线平衡原则第17页
        2.1.4 生产线平衡的效果评价第17-18页
        2.1.5 生产线平衡改善方向第18-20页
    2.2 影响生产线平衡的主要因素第20-22页
        2.2.1 标准化操作指导书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第20-21页
        2.2.2 工序布置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第21页
        2.2.3 员工的责任心对生产线平衡的影响第21-22页
    2.3 生产线平衡分析及评价方法第22-26页
        2.3.1 标准单件作业时间制定的方法第22-23页
        2.3.2 标准单件作业时间及其结构第23-24页
        2.3.3 对生产线动作分析的分类第24-25页
        2.3.4 时间研究第25页
        2.3.5 评价方法第25-26页
    2.4 改善方法第26-30页
第3章 PQ 35/46副车架装配线现状分析与改善第30-40页
    3.1 公司简介第30-31页
    3.2 研究背景第31页
    3.3 现状分析第31-33页
    3.4 改善目标第33-34页
    3.5 改善内容第34-40页
        3.5.1 线旁定置定位改善第34-35页
        3.5.2 看板拉动第35-36页
        3.5.3 应用DOLLR车配送物料第36页
        3.5.4 取消翻箱动作,分总成零件直接上线预装第36-38页
        3.5.5 改善生产线平衡,随线预装第38页
        3.5.6 合并类似工序,均衡操作第38-40页
第4章 改善后的效果与取得的经济效益第40-56页
    4.1 成本方面第40-44页
        4.1.1 场地节省第40-41页
        4.1.2 在线操作人员数量减少第41-42页
        4.1.3 工时节省第42页
        4.1.4 在制品数量下降第42-44页
    4.2 质量方面第44页
        4.2.1 避免翻包装磕碰伤第44页
        4.2.2 工序间设立质量关键点,便于过程质量控制第44页
    4.3 安环方面第44-45页
        4.3.1 缩短搬运距离,减少安全隐患第44-45页
        4.3.2 减少工序间危险源,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第45页
    4.4 交货周期方面第45-48页
    4.5 生产率方面第48-49页
    4.6 管理效能方面第49-51页
        4.6.1 目视化看板管理,现场物料配送处于受控状态第49页
        4.6.2 优化各岗位操作负荷第49-50页
        4.6.3 生产线平衡率提高第50-51页
    4.7 改善效果总结第51-56页
第5章 结束语第56-58页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56页
    5.2 未来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供应链的D公司供应商选择及管理研究
下一篇:医学图像刚性配准的优化算法研究